在河南許昌每天清晨總能看到這樣的奇景:還沒開門的胖東來超市門口,已經排起蜿蜒數百米的長隊。
有人帶著行李箱從外地趕來,在這個超市購買茶葉竟然要提前排號,很多商品都只能限量供應,開門一兩個小時就被搶光。
在胖東來全國出名的時候,突然冒出個叫"柴懟懟"的玉石博主,連續發布十幾條視頻炮轟胖東來。鏡頭前的他滿臉正義,舉著某鑒定證書聲稱:
"幾十塊錢的東西賣幾千!"更勁爆的是,他直指胖東來涉嫌偷稅漏稅,還揚言要在對面開店打擂臺。
這種操作放在其他企業身上,可能就當個網絡噪音處理了。但胖東來老板于東來偏偏是個"軸人"——這個從下崗工人打拼成商超教父的企業家,最見不得別人說他家商品不實在。
4月8日,胖東來官網直接甩出兩張王牌:所有玉石毛利嚴格控制在20%,歡迎消費者隨時找第三方檢測。
這記直球打得柴懟懟措手不及,評論區瞬間涌入上萬條質疑:"你自己賣玉的心里沒點數?"
要說這個柴懟懟也是頭鐵,眼看輿論翻車非但不收斂,反而在直播時加碼表演:"胖東來的玉就是智商稅!"
要知道胖東來的口碑一直很好,疫情時超市物價紋絲不動,老百姓早就把"東來哥"當自家兄弟看待。現在有人說胖東來賣假貨,這誰能忍?
這下可熱鬧了。網友扒出柴懟懟的玉石直播間,發現他賣的"緬甸老坑翡翠"居然比胖東來還貴三倍。
眼看局勢失控,柴懟懟連夜清空賬號裝死。但胖東來這次動了真格——4月25日就把訴狀遞到了許昌中院,告的就是"商業詆毀"。
要知道在中院立案的商業糾紛,索賠金額起步就是500萬。更狠的是于東來放話:"要是縱容這種誹謗,我立馬退休!"這把"自爆式維權"直接把事件推向高潮。
這場鬧劇背后,藏著門道可深了。柴懟懟的主頁雖然掛著"玉石鑒定師"頭銜,但細心的網友發現,他的專業證書編號根本查無此人。
更蹊蹺的是,其直播間常出現的"原價88888現價888"的促銷套路,和電視購物那套"限量搶購"的把戲如出一轍。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直播圈有種新型碰瓷模式:先鎖定人氣商家,用爭議話題制造熱點,等流量起來后迅速直播帶貨收割。
只是這次柴懟懟踢到了鐵板——他沒想到胖東來連53頁的內褲檢測報告都敢公開,更沒想到人民網會親自下場。
這種畸形生態催生了不少"職業打假人"。就像今年2月的"紅內褲掉色"事件,當事人拿著三家機構的檢測合格證,硬說胖東來賣假貨。
要說胖東來為什么這么"剛",得從它的發家史說起。1995年,于東來拿著哥哥湊的1萬元開煙酒店,第一天就在柜臺貼出"假一賠十"的承諾。
當年年輕的于東來賺到第一筆錢后,就開車跑到了北京,捐給了導彈研究所,說是要給國家造航母,北京工作人員們都驚呆了,幾個河南農村小伙竟然就這么白捐了幾萬塊。
這種近乎偏執的誠信,后來演化成"不滿意就退貨""買貴了補差價"等50多項特色服務。在胖東來,你能看到這些魔幻場景。
海鮮區員工主動幫你濾水,買衣服免費修改褲腳,下雨天保安追著給顧客車座套塑料袋。更夸張的是,他們甚至準備了五種不同硬度的購物車,就怕老人推著費勁。
但最讓同行眼紅的,是他們的員工福利。保潔員月薪6000起步,于東來有句名言:"要是基層員工買不起房,就是我于東來的恥辱!"
樹大招風的道理,胖東來比誰都懂。去年"三文魚隔夜返包"事件,明明是個別員工的違規操作,于東來直接祭出"舉報獎10萬"的大招。
最后查實三天內銷售記錄,給206位顧客每人賠了1000元。這種"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危機處理,反倒讓口碑不降反升。
但這次的玉石風波不同以往。柴懟懟深諳互聯網的"有罪推定"邏輯——不需要實錘,只要不斷拋出質疑就能消耗品牌信譽。
就像他直播時陰陽怪氣的那句:"你們信超市會做虧本買賣?"這種誅心之論,恰恰擊中了公眾對商家的天然不信任。
好在胖東來早有防備。他們的玉石專柜常年擺著放大鏡和紫外線燈,隨時歡迎顧客自助檢測。每件商品附帶"溯源二維碼"。這種透明化運營,最終在官方調查中成了自證清白的鐵證。
在這場輿論戰的背后,還有更多暗箭難防。今年突然冒出個"胖都來"超市,從logo設計到宣傳語全盤復制,還請明星站臺造勢。
網友笑稱這是"康帥傅碰瓷康師傅"的商超版。更離譜的是某短視頻平臺出現大量"胖東來代購"賬號,賣的卻是山寨貨。
這種"反常"成功引來了兩種敵人:想分杯羹的模仿者,和想把你拉下神壇的狙擊手。就像某零售大佬私下吐槽:"他這么搞,我們還怎么賺錢?"
但于東來看得通透。他說別人朝我們扔泥巴,我們就用泥巴種荷花。這種帶著禪意的反擊哲學,或許正是胖東來穿越二十八年風雨的生存密碼。
這個曾經張牙舞爪的網紅,現在連直播設備都被扣押。有知情人士透露,他那些"玉石鑒定視頻"用的都是同一塊樣品,直播間賣的貨壓根不敢送檢。
而胖東來的絕地反擊,則給企業上了堂危機公關大師課:當遭遇惡意中傷時,最好的反擊不是對罵,而是甩出比對方臉還厚的證據簿。
就像他們掛在服務臺的那句話:"真金不怕火煉,好貨不怕檢驗。"
超市里的玉石業務卻因此意外大火,無數群眾涌向胖東來賣玉石,這下子全世界都知道,胖東來于是利潤低,加價少了。
而柴懟懟正對著律師函發愁。他或許還沒明白:當一家企業把"誠信"刻進DNA,把顧客當家人對待時,任何流言蜚語都不過是螳臂當車。
部分資料:
北京日報|人民網評:依法打擊亂“懟”,胖東來需討回公道
光明網|“柴懟懟”賬號已搜不到,抖音:接胖東來投訴對其禁言一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