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納粹德國軍隊反坦克的主力武器是37毫米戰車防御炮,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這種37毫米戰防炮對付蘇軍坦克非常吃力。1942年,德軍突發奇想的將88毫米高射炮用于反坦克,這種大口徑火炮對蘇軍T-34坦克形成巨大威脅。
T-34坦克重量26噸,車體正面裝甲厚45毫米,炮塔正面裝甲厚52毫米,這個防護水平抵擋不了德軍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轟擊。蘇聯軍方高層面對窘境,決定研制一種加強防護能力的新型坦克。
1942年初,蘇聯520設計局聯合第183廠負責新坦克的研制工程。為了縮短研發時間,讓新型坦克能盡快裝備部隊,研制單位在T-34坦克的基礎上,在1943年2月發展出一種防護能力強的中型坦克,命名為T-43型。
T-43型坦克75%的零部件沿用了T-34型坦克設計,主要改進的地方是增大了炮塔座圈的直徑;在炮塔頂部左后設置了一個車長用指揮塔,以方便進行全向觀察;再就是為了能夠德軍88毫米反坦克炮在1000米距離上的直射,將鑄造炮塔正面裝甲裝甲厚度增加到90毫米;車體正面則采取55度傾角的裝甲,厚度為75毫米。經過這些改進,T-43型坦克的重量增加到34.1噸,但機動力比每小時55公里的T-34相差不多,達到了每小時51公里。
1943年3月,T-43型坦克開始進行測試,在經過3000公里行走試驗,以及各種場地適應性試驗后,即將量產時,該項目卻停止了發展。
導致T-43型坦克下馬的原因是德軍的“虎”式坦克。當時蘇軍在前線第一次繳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該坦克正面裝甲厚達100~150毫米,主炮口徑88毫米,這些數據震驚了蘇軍高層。要知道T-43型坦克主炮口徑76毫米,裝甲最厚才90毫米,這樣是上了戰場絕對是被動挨打。
蘇聯軍方認識到在老的武器平臺上面進行改進的辦法不妥,因為它們的設計已經過時,想要在戰場上占上風,就要從新研制適應未來戰爭要求的新武器。蘇聯方面于是決定不再生產T-43型坦克,將資源重新用到新武器的研制上去,之后誕生了新型的T-54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