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小紅書、豆瓣上看到一個討論,即想進軍學術界的學生一讀研就搞論文,基本不看書,只看兩篇論文就開始自己寫論文,看文獻極其看重性價比,不看專業外的文獻,一切服務于多快好省產出論文。
有人說,哪里是一讀研就這樣,現在本科生對做學術的理解也就是搞論文搞項目。
這種現象顯然是不合理的,但首先應該被批評的絕對不是學生,而是這個折騰人的學術體制。
當然,這種體制確實會篩選出一些格外功利的人,會把一些比較純粹的讀書人淘汰掉。就此而言,同樣的體制下,不同的人還是會有不同的表現,個人責任的維度不可完全取消。
我不是說干坐冷板凳就好、就對,相反,在這個時代,一定要有一點基本的生存敏感性,要去協調嚴肅正經的學術訓練和在學術界生存的壓力。
但我更不喜歡另一路話:什么坐冷板凳,全是自欺欺人的鬼話,都什么年代了,還講這些呢?!
如果是對騙學生坐冷板凳,自己哐哐哐發水文的學術老登,或者那些在躺平年代進入學界的老躺平者,那么這種批評是非常準確有益的。
但把這種批評擴大化,認為任何人呼吁專心做學術都是在自欺欺人,則顯然非常不合理。
我不覺得這是有現實感的表現,相反,這往往只是一些市儈的冷嘲,或者是一些曾經有過學術理想,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繼續堅持下去的人的自欺欺人——是的,恰恰是他們在自欺欺人。
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因為不敢面對自己的犬儒模樣而硬要把所有人都說成是真誠或虛偽的犬儒——自己作為真誠的犬儒,自然還比后者高了一等。
確實不應該只跟學生談理想,也要談現實,往其中任何一個極端走都不可取。
真正的現實主義是認識到這個世界中有真實的理想主義,也有沉重的生活壓力,因此存在著不能遺忘、不能假裝不存在的真實的痛苦。
純粹的理想或純粹的市儈其實都是逃避現實復雜性的表現。
讓《三聯生活周刊》活下去!
大浪淘沙出的精品雜志,
浮躁生活的良師益友,
碎片化時代仍然保持深度,
三聯是為數不多值得信任的存在,
《三聯生活周刊》2025年跨年刊訂閱
全年52期每月4-5本,包郵
原價:780元
限時特惠價:39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