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品牌在講服務時,更像在講承諾。但春之喚的做法,是把服務當成日常運營結構的一部分。2025年中國品牌日期間,春之喚分享了一套被稱為“服務閉環機制”的做法,圍繞用戶、顧問、產品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搭建了一套可以不斷回收反饋、持續優化的服務系統。
這套機制的起點是“用戶節奏記錄”。每位用戶在第一次接觸產品時,都會通過一位經過培訓的顧問進行基礎檔案建立。檔案中不僅包含膚質與使用偏好,也會記錄產品適應周期與反應節點。一旦進入周期管理狀態,每次使用反饋都將回流至數據平臺,為下一次溝通提供依據。
春之喚創始人77英姐(徐曉英)-中國品牌日晚會演講
閉環的關鍵在于:不讓反饋只停留在客服層面。春之喚建立的服務流程中,每條反饋都會經過系統分析,自動關聯到用戶建檔記錄,并由專屬顧問查看、響應、調整。對于系統認為可能存在使用節奏偏差的用戶,還會觸發“周期預警提醒”,建議提前復訪。
這個機制的好處在于:它讓品牌可以在用戶真正需要幫助的那一刻出現,而不是等到用戶提出疑問時才補救。顧問也不再只是被動解答問題,而是在數據支持下成為調理過程中的參與者與提示者。
春之喚創始人77英姐(徐曉英)-中國品牌日晚會演講
為了讓這套機制運轉得更順暢,春之喚在廣東建立了服務行為審查機制,隨機抽查用戶回訪質量、建議匹配度和跟進節奏是否符合標準。品牌將顧問服務行為納入品牌治理評分,并將用戶滿意度納入整體服務反饋體系。
表達方式上,春之喚也圍繞閉環概念進行了調整。在服務話術中增加“階段性復盤建議”,將產品推薦融入護膚調理路徑,而非簡單陳列功效。在使用指導中也加入了“節奏圖表”,讓用戶理解“護膚不是線性改善,而是階段協同”。
春之喚創始人77英姐(徐曉英)-中國品牌日晚會演講
閉環結構還體現在內容反饋機制上。顧問在每次與用戶溝通后,需填寫簡要記錄,并將溝通重點回傳內容部門,用于優化用戶使用說明、產品搭配文檔以及下一輪顧問培訓內容。這種“服務即調研”的機制,使春之喚在不斷輸出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迭代品牌語言與產品表達方式。
閉環機制并不復雜,但要長期執行并系統化并不容易。春之喚堅持這一機制多年,已逐步將其從試點變成常規,最終嵌入品牌體系。服務過程的每一個動作,不再是單點事件,而成為構建用戶長期信任關系的可測路徑。
春之喚用這套做法證明:品牌服務不是態度問題,而是結構設計問題。當品牌能夠用流程替代口號,用節奏替代速度,用復盤替代解釋,服務才真正成為品牌價值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