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 通訊員 劉國英 田源
近年來,臺前縣人民檢察院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嚴格落實關于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各項要求,加強內外監督,不斷凝聚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向心力”,形成律師執業權利全面保障的良好局面。
一、優化服務平臺,暢通接待渠道。優化12309檢察服務中心現場設施建設,專門設置律師“綠色通道”、律師窗口、律師接待室,實現現場律師接待無障礙;充分依托12309中國檢察網、檢察服務熱線,暢通律師控告及意見反饋線上渠道;搭建實名制“臺前檢律”微信服務平臺,通過律師微信平臺、短信推送等方式向律師提供案件查詢等信息服務,實現高效、便捷的檢律溝通。
二、強化對外監督,打通阻權難點。充分運用檢察監督手段,針對偵查、審判階段的阻權個案及時提出糾正意見,跟蹤問效;針對類案,主動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落實整改,逐步形成主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局面。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協調律師與偵查機關、審判機關多能聯動,實現律師與執法司法機關優勢互補、良性互動。
三、直面內部監督,疏通阻權痛點。針對阻權機關為檢察機關自身的案件,嚴格落實“件件有回復”制度,探索有效工作方法,將律師執業權利保障作為案件質量評查、案件流程監控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自我監督。認真落實《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十條意見》,主動向各律師事務所發出《律師維權提示單》、《調查問卷》,積極鼓勵律師進行權利救濟,逐漸形成案管部門、刑檢部門、控申部門信息共享、溝通協作、跟蹤回訪等多項保障措施,助力律師執業“加速度”。
四、聚焦互動質效,共通法治建設。定期召開“檢律協作聯席會”,征求律師的意見建議,圍繞律師反映突出的問題,及時調查回應律師關切,促進檢律關系常態化。主動邀請律師參與辦案,如組織律師參加公開聽證工作、化解信訪糾紛,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共促社會和諧穩定。建立侵犯律師執業權利控告申訴案件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向司法行政機關、律師事務所通報阻權典型案例,自覺接受律師監督,著力構建平等相待、相互支持、良性互動的新型檢律關系。
審核:張松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