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就業壓力太大了!”
名校碩士居然找不到工作,背后真相令人扎心……
哥大畢業“家里蹲”
2025年5月,一則短視頻引發熱議——前《新聞聯播》主持人郎永淳在抖音坦言。
兒子郎俁去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鏡頭前的他眉頭緊鎖:“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連我兒子這樣的學歷都難逃‘家里蹲’……”
郎永淳之子的履歷堪稱耀眼:本科與碩士均就讀于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雙專業覆蓋熱門的經濟統計學與哲學。
然而,這樣的“頂配學歷”卻未能叩開職場大門。
消息一出,評論區炸鍋。
有人驚訝:“哥大碩士都找不到工作?普通人可咋活?”
也有人質疑:“怕不是眼高手低,挑肥揀瘦?”
更有網友翻出舊賬:“當年他醉駕入獄,如今兒子失業,這一家子真夠坎坷的?!?/strong>
事實上,郎永淳一家的故事本就充滿戲劇性:從寒門逆襲成“央視國臉”,到為救患癌妻子辭職經商,再到因酒駕跌落神壇。
如今兒子就業難,不過是這出人生劇的最新一幕。
但這一“名人困境”,恰恰揭開了當下就業市場的殘酷真相……
年輕人就業困局
有博主透露的云南大學2025屆研究生就業數據。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即使是碩士群體,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軟件學院以53.41%的就業率領跑,而醫學院僅為9.52%。
這種專業的冷熱分化現象,與市場需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人才匱乏,而基礎學科與傳統專業卻面臨著僧多粥少的情況。
郎永淳之子的哲學專業,正好屬于社會認知度低、崗位需求少的“冷門領域”。
更值得關注的是,教育投入與產出的失衡正在引發爭議。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從小學到碩士畢業,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在40萬到100萬之間,要是國外留學則需要更多。
而有網友說不好就業可以去送外賣,但最終只能從事送外賣、開滴滴等無需高學歷的工作,投入產出比嚴重倒掛。
這種現象背后,是教育產業化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深層矛盾。
正如知名博主九邊所言:“很多人考研是為了逃避就業,結果發現三年后就業形勢更嚴峻?!?/strong>
而202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了43萬。
與此同時,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企業校招崗位數量同比減少18%,部分行業如教培、房地產縮減超過30%。
這種人數增多崗位減少的情況,讓就業市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更有從事招聘的網友透露:“我們招個行政崗,收到100多份簡歷,一半是碩士。但崗位薪資只有6000元,還得‘優中選優’。”
這種“學歷貶值”現象,讓“郎永淳兒子們”陷入尷尬:向下兼容不甘心,向上競爭沒優勢。
即使出臺了很多促進就業的政策,包括對招用畢業生的社會組織給予一次性擴崗補助、延續國有企業增人增資政策等。
這些措施是想通過政策來促進就業市場,但效果尚未完全顯現。
以云南大學為例,截至3月24日的就業率統計中,仍有多個專業低于20%,反映出政策落地的效果不是很好。
除了這些外界的因素影響就業,更有年輕人自己的就業觀念原因。
大多數00后畢業生追求“價值認同”,寧可“慢就業”也不愿將就。
而父輩更看重“先吃飽再吃好”。
年輕人不想學了這么多年的專業最終就業的是跟自己學的沒有什么關系。
這種情況也加劇了“家里蹲”現象。
如今面對這種年輕人就業困局想破局,需要我們看清真相……
從“學歷崇拜”到“能力突圍”
面對就業寒冬,年輕人想破局不能只注重在學歷上。
首先就是行業選擇上,要關注新興產業情況。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正成為就業“新藍?!?。
與此同時,云計算、大數據等崗位薪資處于領先水平,大模型算法崗位的平均月薪更是超過3萬元。
這提示年輕人,在選擇專業和職業時,需密切關注《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等文件,提前布局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其次就是個人技能去選擇性提升。
近年來科技大爆發,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行業。
年輕人應主動參與此類培訓,加強個人技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最后就是個人心態。
郎永淳在視頻中奉勸年輕人:“不要沉迷于過去的成就,崗位隨時會被替代。”
不要想著“一步到位”,要通過見習、實習來積累經驗,在實踐中找到自身定位。
回看郎永淳的人生軌跡,為救妻棄央視、因酒駕入獄、轉型直播帶貨……就可以體現出來。
每一次跌落谷底,他都以“把日子過成詩”的姿態重新站起。
如今面對兒子失業,他在直播中坦言:“人生不是直線沖刺,而是不斷調整方向的馬拉松?!?/strong>
正如教育部文件所強調:“鼓勵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把人生選擇融入國家發展需求……”
結語
對于正在求職的年輕人,不妨記住郎永淳的忠告:“放下身段,先解決溫飽,再追求理想?!?/strong>
愿每一個奮斗的年輕人,都能在就業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
對于就業難題大家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 中國就業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024.11.21
[2].官方媒體 審計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025.04.27
[3].個人賬號 郎永淳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