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為品牌代言的倪萍,連面相都變了,陳凱歌那句話注定了她的結局。
01
近日,倪萍又上熱搜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她為伊利品牌代言的。
母親節,是滿屏溫馨母愛、感恩祝福的日子。
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暖心廣告,想在這個特殊節點打動消費者的心。
可誰能想到,今年的母親節,一條廣告讓她直接 “殺” 出重圍。
不過,這次出圈的方式,著實有點讓人意想不到。
然而,在今年母親節的一條廣告里,卻讓不少觀眾驚掉了下巴。
中的她,一襲大紅長裙,本應是喜慶又應景的裝扮,可她的臉卻讓人移不開眼。
不是因為美麗,而是因為怪異。
蘋果肌高高隆起,像是塞了兩個乒乓球,面部肌肉也顯得格外不自然,笑起來的時候,嘴角的弧度都透著僵硬。
再看下巴,又尖又長。
這還是我們記憶中那個端莊大氣的她嗎?
記憶里,她可是央視的當家花旦。
她的美大氣、溫婉。
笑容溫暖,眼神靈動,主持節目時的風采,不知迷倒了多少觀眾。
1990 年,她正式入職中央電視臺,成為《綜藝大觀》的主持人。
她在節目中,時而妙語連珠,時而深情款款,將每一個環節都把控得恰到好處。
無論是與嘉賓的互動,還是對節目的串聯,她都做得游刃有余,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專業素養。
可真正讓她紅遍全國的,還要數連續 13 年主持央視春晚的戰績。
轉戰影視圈后?
她在《美麗的大腳》里,將農村教師張美麗刻畫得入木三分,憑借這個角色拿下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演技得到了業界和觀眾的一致認可。
多年來?
她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優雅、親切、有實力的代名詞,就像鄰家大姐、長輩,充滿著溫暖和親和力。
可如今這廣告里的模樣,簡直像是換了一個人。
這巨大的反差,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也引發了無數猜測:她到底經歷了什么,才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其實,她的變化,和她所經歷的家庭和愛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02
她的人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坎坷。
在最美的年紀,她遇見了陳導。
彼時?
陳導剛剛憑借《黃土地》《大閱兵》等作品在影視圈闖出了名堂。
才華橫溢,意氣風發,是無數人心目中的“才子導演”。
一個是央視舞臺上的璀璨明星,一個是影視圈冉冉升起的新星。
兩人的相遇,就像一場命中注定的邂逅。
他們很快墜入愛河,此后的她滿心滿眼都是愛情。
戀愛中的她?
全心全意地付出,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對方。
陳忙于拍戲,她就默默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洗衣做飯、操持家務,把陳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陳的事業低谷,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給予他鼓勵和支持。
甚至,在陳父去世時,她以未過門兒媳的身份,忙前忙后地操辦后事。
葬禮上,她悲痛萬分,盡心盡力地處理著每一個細節。
或許,在她的心里,早已把自己當成了陳家的一份子。
陳家人對她贊不絕口。
她以為,自己的付出能換來一段長久的感情,能和陳導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甚至,在心里默默規劃著兩人的未來,幻想著生兒育女、白頭偕老的畫面。
同居的日子里,她滿心期待著陳能給她一個名分,可陳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
“我們兩個人在一起就好了,不需要在乎那一張紙”
陳說對了。
他們之間的感情,確實不需要那一張紙,因為陳根本沒想過和她會有以后。
陳紅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她的幻想。
那段時間,媒體的報道鋪天蓋地,各種猜測和議論甚囂塵上。
她只能獨自咽下所有的委屈和痛苦。
多年的付出、無盡的等待,都在這一刻化為了泡影。
最終,她選擇了離開。
這段長達 8 年的感情,以如此殘酷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于是,就有了自傳里那句話。
“這是一段沒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后來,她和王文瀾結婚。
在38歲的年紀,冒著風險生下了虎子。
初為人母的喜悅,讓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這份幸福太短暫。
“先天性白內障”
如果不及時治療,孩子很可能失明。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
為了給虎子治病,夫妻倆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帶著孩子跑遍了國內外的醫院。
那段日子,她整個人瘦了一圈,眼里滿是疲憊和焦慮。
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漸漸讓這段婚姻不堪重負。
2005 年,夫妻倆選擇了離婚。
離婚后,她獨自扛起了照顧虎子的重任。
為了賺錢給孩子治病,她不得不重新回到演藝圈。
拼命接戲、主持節目。
那段時間,她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不是在片場拍戲,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
直到遇見楊亞洲,才減輕了些許壓力。
在家庭和愛情的雙重壓力下,她沒有時間好好休息,沒有精力去保養自己,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除了家庭和愛情,她在慈善事業上的付出,也讓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03
2008年,汶川地震。
各行各業,都在鉚足了勁兒捐款。
央視也不例外。
觀眾熟悉的主持人,一個個走上舞臺,把手里的信封放進捐款箱。
五萬,十萬,二十萬.......
輪到她時,卻足足捐了一百萬。
要知道,在自顧不暇的時候,100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但她沒有絲毫猶豫。
不僅捐了款,還時刻關注著災區的救援和重建情況,為災區人民祈禱,為他們加油打氣。
2010年,青海玉樹又發生了地震。
她再次挺身而出,捐出了100萬元。
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大愛無疆,什么叫做社會責任。
她就像一顆溫暖的太陽,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那些在災難中受苦的人們。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她還咬牙錄制了央視大型公益類節目《等著我》。
在節目里,她像一個知心大姐。
耐心傾聽尋親者的故事,用自己溫暖的話語安慰他們,鼓勵他們。
陪著尋親者一起流淚,一起歡笑,一起為了團聚的那一刻而努力。
或許,是多年的操勞,讓她從一個水靈靈的大姑娘,變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面相的變化,是歲月饋贈給她的“勛章”。
每一道皺紋,每一處不自然,都記錄著她曾經的付出和努力。
為了家庭,為了愛情,為了慈善事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自己的精力。
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
她就像一支燃燒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可她從來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
看了66歲的她,才有人明白: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的年輕漂亮,而在于內心的善良和無私。
雖然容顏漸老,但她的精神卻永遠年輕,她的愛心將永遠溫暖著這個世界。
如今66歲的她?
擁有了健康的兒子,不錯的事業,攜手多年的導演丈夫,這一切,何嘗不是對她多年善良的最好回報?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倪萍百科
倪萍素顏捐款100萬被評賑災中“最美麗女人”——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