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戛納電影節(jié)主席伊麗絲·克諾布洛赫(Iris Knobloch)和總監(jiān)蒂耶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了包括主競賽、一種關注、非競賽等各官方單元入選片單。隨著平行單元片單的逐步確認和幾天之前萬眾期盼的官方單元二輪補錄最終結束,本屆電影節(jié)全部影片陣容最終確認。
陀螺小分隊也分批到達了戛納,明天就是開幕典禮啦!轉發(fā)陀螺電影今天的推送到朋友圈(把截圖發(fā)到我們的后臺),并點贊+點再看+留言,送出一張本屆戛納的官方明信片,開獎時間在戛納結束后,就在本文的評論區(qū)開獎。(明信片的實物過幾天拍給大家看)
先聊主競賽。今年主競賽單元陣容可以說還是比較強大的,最終有22部入圍作品,與去年持平,但比更早的2022和2023年都多一部。其中,五部法國電影、五部美國電影基本占去半壁江山(均按主要制片國計),七部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四部亞洲(兩部伊朗,兩部東亞),一部南美。在這當中,女性導演占7位,相比起來去年只有4位,數(shù)量顯著提升,不知道是否福茂接受了媒體去年的批評。
所有主競賽影片當中,最受國內影迷期待的當然是由畢贛執(zhí)導的影片《狂野時代》。關于這部影片有太多小道消息,有幾個點是特別值得注意的:首先,這部影片在最后時刻入圍說明戛納在時間上給予了這部影片最大程度的寬限,可以說福茂對畢贛青眼有加。其次,《狂野時代》也是本屆戛納主競賽時長最長的一部電影,時長達到160分鐘,雖然在主競賽當中這個長度并不能算太長,比如去年就有168分鐘的《神圣無花果之種》,但對于全世界最重要的電影節(jié)中最重要的單元來說,福茂肯定不會輕易“容忍”這個長度的電影,它的入圍一定意味著十足的水準。所以我們也在此祝福這部華語片能夠在本屆電影節(jié)有所斬獲。
法國隊當中,最值得關注的當屬迪庫諾新作《阿爾法》,迪庫諾幾年之前憑借《鈦》獲得金棕櫚獎,此次新作大概率也是延續(xù)身體恐怖的路線繼續(xù)下去,講述“1980年代某虛構城市,一個小女孩被傳感染了一種奇怪的新型疾病,而受到同學排擠,人生中必須第一次面對死亡和失去”。
此外,由演員阿弗西婭·埃爾奇執(zhí)導的影片《最小的女兒》也是一大亮點。埃爾奇近幾年來佳作頻出,去年她與于佩爾共同主演的兩部影片《我的新朋友》《波爾多囚犯》分別入圍柏林全景單元和戛納導演雙周單元,前年她主演的電影《狂喜》則獲得影評人周重要獎項劇作家和作曲家協(xié)會獎;更早以前,埃爾奇也是吉羅迪《逃亡大王》和柯西胥《谷子與鯔魚》的女主角。此次埃爾奇首執(zhí)導筒,影片改編自年輕作家法蒂瑪·達阿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年輕穆斯林女同性戀者的內心掙扎。故事中的“法蒂瑪”成長于巴黎郊區(qū),努力調和自身這兩個彼此矛盾的身份。
憑借《十二日的夜晚》拿下多項凱撒獎的多米尼克·摩爾也憑《137號事件》重回戛納主競賽,我們?yōu)榇藢懥艘黄榻B:
美國隊方面,最值得關注的當屬凱莉·萊卡特執(zhí)導的影片《主謀》。作為美國當下最重要的女性創(chuàng)作者之一,萊卡特一直受到歐洲電影節(jié)的青睞,她的前作、2022年的作品《開展在即》即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兩部電影都被福茂排在了電影節(jié)放映的最后一天,這對于獲獎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利因素,但考慮到萊卡特常年維持在超高水準之上,這一部理應不會讓人失望。
我們之前對凱莉·萊卡特做過幾次介紹:
萊卡特新片《主謀》劇情圍繞詹姆斯·穆尼展開,“他在越南戰(zhàn)爭和美國女性解放運動興起的背景下策劃了一起大膽的藝術品盜竊案。在實施這場驚心動魄的犯罪行動的過程中,他必須在一個社會和政治格局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周旋”。
此外,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新作《新浪潮》也值得關注,林克萊特今年的另一部作品《藍月亮》早前入圍了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而《新浪潮》入圍戛納肯定不只是因為影片“將重現(xiàn)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背后的故事,聚焦1959年讓-呂克·戈達爾和《精疲力盡》的幕后制作”,更是因為其不俗的體量和水準略勝《藍月亮》一籌,因此這一部基本不用擔心。
由阿里·艾斯特執(zhí)導的《愛丁頓》也是本屆的一大熱門,艾斯特的前三部作品《遺傳厄運》《仲夏夜驚魂》和《博很恐懼》都是恐怖片,都有不錯的反響,這一部應該也是有恐怖色彩的喜劇電影,影片陣容非常強大,包括華金·菲尼克斯、佩德羅·帕斯卡、艾瑪·斯通、奧斯汀·巴特勒等等。
當然,論明星誰也比不上韋斯·安德森的號召力強大,其此次帶來的新作《腓尼基計劃》講述“歐洲軍火與航空界的商業(yè)巨擘為了執(zhí)行神秘計劃,指定自己的修女女兒成為遺產的繼承人,而另一群匪徒想要阻止這位大亨,混亂與殺戮就此展開”。韋斯·安德森近年來作品已經不如最開始那樣受到大眾青睞,一方面是因為風格早已濫大街,連刷短視頻都能看到他的一些標志性手法,給人一種視覺疲勞之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從《法蘭西特派》《小行星城》開始就已經進化到更加多樣、繁復的敘事方式,對普通觀眾來說并沒有那么友好,所以韋斯·安德森可能近來已經沒法激起普通觀眾太大興趣。不過,這并不妨礙影片更有趣的探索和更好的藝術作品誕生,韋斯·安德森仍然是本屆戛納將會迎來的最重要創(chuàng)作者之一。
歐洲其他國家方面,基本每一部都大有來頭。
這里首推琳恩·拉姆塞的新作《去死吧,我的愛》。上一部2017年的《你從未在此》獲得最佳編劇和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回改編自阿麗亞娜·哈維茨的同名小說,故事發(fā)生在偏遠的法國鄉(xiāng)村,一個女子因婚姻和育兒生活而瀕臨神經錯亂,在歸屬感和自由之間,她越來越壓抑、行為越來越古怪。拉姆塞視聽極具風格,獎項方面不知道是否會更近一步。
丹麥導演約阿希姆·提爾的新作《情感價值》也是本屆的一大熱門。這是他再度與女演員雷娜特·賴因斯夫合作,上一次《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助力后者拿到了戛納影后。本次故事聚焦演員諾亞與父親古斯塔夫之間的情感關系,給人感覺像是某種伯格曼電影的變形。福茂也把這部電影安排在了整個電影節(jié)最重要的時段進行放映,相信應該是一部氣氛相當熱烈、最終很有可能在獎項上有所斬獲的作品。
金熊獎導演卡拉·西蒙首次入選戛納主競賽,這意味著福茂成功挖到了柏林的墻角。這部《朝圣》將以歌舞的形式展開,是西蒙繼前兩部作品之后“三部曲”的第三部,預計會在大群體的基礎上再疊一個歌舞的buff,從前兩部的情況看,卡拉·西蒙應該會有比較不錯的導演能力,但劇作比較容易松散,情感力量也偏薄弱,預計這回歌舞會給她帶來一個全新的提升。
德國方面,福茂選擇瑪莎·施林斯基的新作《望向太陽》而非佩措爾德的新作《鏡的第三樂章》進入主競賽單元,但又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主競賽展映第一部的位置上,不知道會否是一個好的選擇。影片講述“四個來自不同時代的女孩共同在一個農場上長大,彼此之間似乎有著深厚的聯(lián)系”。
意大利導演馬里奧·馬爾托內的前作《鄉(xiāng)愁》在戛納反響平平,新作《外面》可能是他翻身的好機會。故事講述一位作家因瘋狂而意外的舉動鋃鐺入獄,卻在鐵窗內邂逅幾名年輕女囚,由此開啟自我涅槃。出獄后,她仍與陸續(xù)獲釋的獄友秘密相會。這場外界無從理解的致命羈絆,最終成為撕裂她生命的熾熱烙印。
比利時傳奇導演組合達內兄弟帶來了他們的新作《年輕母親之家》。這兩位不用多談,三年一部的穩(wěn)健速率和水準已經讓他們第十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期間從未掉隊。這部電影也將是他們作品序列中最長的一部之一,片長104分鐘,聚焦幾位年輕女性的為母經歷,也是他們從影以來首次嘗試群像敘事,非常值得期待。
亞洲方面,除了備受矚目的《狂野時代》之外,日本女導演早川千繪的新作《雷諾阿》也有望成為本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早川的上一部作品是《歲月自珍》(Plan 75),影片在2022年入圍戛納“一種關注”單元,此次第二部作品直升主競賽,可見福茂對其期望之高。早川的這部新片講述1987年東京一家三口身上發(fā)生的曲折故事,涉及到女兒的成長、父親的疾病和母親的婚外情等等,目前在賠率上位列第一(盡管參考意義不是很大)。
本屆電影節(jié)還同時入圍了兩部伊朗電影,其中一部是由賈法·帕納西執(zhí)導的影片《普通事故》,帕納西已經是歐洲三大多年的???,他的上一部作品《無熊之境》也在威尼斯獲得了評審團特別獎;
另一部作品是第二輪補錄進入主競賽的作品《女人和孩子》,由賽義德·魯斯塔伊執(zhí)導。魯斯塔伊上一部作品《金幣灰黃》2022年入選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風格是沖突性強烈的伊朗社會問題情節(jié)劇,某種程度上接上了阿斯哈·法哈蒂的班。這部當代家庭題材的劇情片圍繞復仇與寬恕展開,“一位喪偶的護士正為叛逆的兒子而苦惱,在與新男友的訂婚儀式上,矛盾達到頂點;然而一場悲劇性的事故突然發(fā)生,她在追尋正義的過程中,不得不直面內心的背叛感?!?/strong>
主競賽單元最后一部重磅作品是來自巴西導演小克萊伯·門多薩的新作《密探》。影評人出身的門多薩多年以來受到《電影手冊》等國際媒體的青睞,這部新作恐怕也將成為各大媒體年度十佳候選。影片講述聚焦巴西軍政府獨裁時期的1977年,“四十出頭的馬塞洛帶著不堪回首的過去逃亡至累西腓市,希望在那里開啟新生活并與家人重建關系。然而,死亡威脅如影隨形,始終籠罩在他頭頂之上”。
非競賽方面,最值得關注的影片包括戛納一年一度最重要好萊塢大片《碟中諜8:最終清算》;斯派克·李的新作、翻拍自黑澤明同名作品的《天國與地獄》;首映單元金熊獎導演法提赫·阿金的新作《阿姆魯姆》;俄羅斯導演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的新作《魔鬼醫(yī)生的消失》;菲律賓導演拉夫·迪亞茲的新作《麥哲倫》;冰島導演希尼爾·保爾馬松新作《留存的愛》;日本導演深田晃司新作《戀愛裁判》;午夜展映伊?!た贫?/strong>單飛新作《親愛的,別!》;川村元氣執(zhí)導《8號出口》;以及期盼多年終于到來的香港導演麥浚龍新作《風林火山》。影片由金城武、劉青云、梁家輝、古天樂、高圓圓等主演,也將在今年年內在中國大陸地區(qū)上映,喜歡香港電影的影迷可以關注本次戛納該片的口碑。
《風林火山》劇照
“一種關注”方面,首先需要推介的一組很重要的影片是演員轉型導演影片,其中包括斯嘉麗·約翰遜的《了不起的埃莉諾》、哈里斯·迪金森的《街頭頑童》和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水之年代》。三部影片與主競賽單元埃爾奇的《最小的女兒》形成一個更大的序列,凸顯出福茂對演員轉型作品的關注。當然,福茂也需要這些演員為戛納提振人氣。
斯嘉麗·約翰遜《了不起的埃莉諾》片場
除此以外,“一種關注”單元的大部分影片創(chuàng)作者都有前戛納背景,他們可能來自本單元,也有可能來自影評人周、導演雙周,如《正面還是反面?》的兩位導演之前執(zhí)導了《帝王蟹傳說》(2021年導演雙周),《承諾的天空》導演埃利奇·謝希里之前執(zhí)導了《無花果樹下》(2022年導演雙周),凡此種種。
筆者個人比較期待的是其中的兩部作品:
一部是由石川慶執(zhí)導的影片《遠山淡影》,影片改編自石黑一雄同名小說,廣瀨鈴、二階堂富美等主演。石川慶的幾部作品《蜜蜂與遠雷》《某個男人》等等都入圍電影旬報十佳,此次改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也足見其實力和野心。
另一部重要作品《笑刃荒途》來自葡萄牙導演佩德羅·皮諾,這位導演同樣由導演雙周發(fā)掘,而其影片的時長也達到驚人的210余分鐘。正如前面提到的,戛納惜時如金,絕不可能為一部不重要的電影在如此重要的單元提供這般檔位,連拉夫·迪亞茲的新作都被要求從550分鐘分段并縮減至150分鐘,這足以從側面說明《笑刃荒途》的量級和水準。筆者雖需遵守戛納禁令,但還是忍不住一提,這部電影已經穩(wěn)入個人年度十佳,其后也將對導演進行深度專訪,敬請讀者關注。
導演雙周方面,今年有幾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羅賓·坎皮略執(zhí)導、勞倫·岡泰編劇的遺作《恩佐》(開幕片);那達夫·拉皮德執(zhí)導的《是的》;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執(zhí)導的《鏡的第三樂章》(“元素精靈三部曲”最終章);日本導演李相日執(zhí)導的影片《國寶》等等。這其中,《是的》和《鏡的第三樂章》沒有進入主競賽可能僅僅是為了給主競賽其他電影讓位,其本身的素質依舊頂級。此外,中國導演周璟豪執(zhí)導的影片《花漾少女殺人事件》、韓裔加拿大導演洛伊德·李·蔡執(zhí)導的影片《幸運之路》、日本導演団塚唯我(是的,雙周的第二部日本電影,也標志著日本電影幾乎出現(xiàn)在本屆戛納所有重要單元)執(zhí)導的影片《新的景色》都是本屆可以重點關注的新作新人。
周璟豪《花漾少女殺人事件》劇照
影評人周方面,最值得關注的長片作品莫過于鄒時擎執(zhí)導、肖恩·貝克聯(lián)合編劇的作品《左撇子女孩》。鄒時擎自2004年以來一直是肖恩·貝克的制片人,此次她終于有了自己的導演首作。影片講述“一位單親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在鄉(xiāng)下生活數(shù)年后重返臺北,在熱鬧的夜市擺起小吃攤。面對新環(huán)境,三人以各自的方式努力適應,既要維持生計又要守護家庭完整。當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的外祖父禁止左撇子小孫女使用‘惡魔之手’后,這個三代同堂家庭深埋的秘密開始逐漸浮出水面?!?/p>
最后,平行單元ACID將以索菲·勒圖訥爾的新作《奇遇》作為開幕影片。該片上承導演前作《意大利之旅》,將以類似的方式講述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孩子在旅途當中發(fā)生的故事。雖然影片所處單元相對邊緣,但影片質量大概率不俗;勒圖訥爾本人也是《電影手冊》十佳常客,這部作品顯然值得更多關注。
/TheEnd/
在評論區(qū)分享你對今年戛納最大的期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