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第131天 -
嘉定明日天氣 晴 20℃-29℃
昨晚,央視13頻道《東方時空》節目用較長篇幅關注了上海地鐵11號線板凳族問題。
南翔生活網注意到,記者就這個話題在南翔站等站點對乘客進行了采訪,小編為大家對本期節目進行了錄制,并對 主要觀點進行了梳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由于11號線線路長、客流量大(單日超1,200萬人次),許多乘客在車廂連接處或角落使用自備板凳,引發公眾對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爭議。央視的這期節目通過記者實地觀察、乘客采訪及地鐵官方回應,探討了這一現象的成因、隱患及管理措施。
小板凳現象
1. 長距離線路與高峰擁擠:上海地鐵11號線因連接郊區居住區與市區,早高峰(7-9點)座位供不應求,乘客自發攜帶折疊板凳填補空間。
2. 小板凳較普遍:單節車廂最多同時有5-6人使用板凳,集中在連接處或角落,形成非官方“臨時座位”。
乘客觀點
央視記者在南翔站等11號線站點對普通乘客進行了采訪。
支持者認為:在座位不足時使用板凳是“正常”選擇,但建議避開人流密集區域。
反對者認為:有安全隱患并且侵占了公共空間。
管理方態度與措施
上海地鐵允許攜帶板凳,但禁止使用。板凳使用者易被踩踏或碰撞,剎車時自身及他人受傷風險高。如遇突發緊急事件(如火災、故障)時,板凳阻礙逃生通道,救援難度增大。
車廂內貼有標識、廣播提示,工作人員及志愿者會勸阻。
目前已最大運能
11號線高峰時已經開啟最大運能,列車數從68輛增至73輛,最小發車間隔從2分鐘縮短至1分半鐘。
小編小語
央視的這期節目揭示了地鐵11號線面臨的現實問題,表面上是乘客自發使用小板凳應對通勤資源緊張的行為,但本質是安全隱患與公共秩序的矛盾。
上海地鐵11號線在平衡運能極限(如加密班次)與安全管理(勸阻使用板凳)中,強調“安全優先于便利”的核心原則。這一現象其實也折射出超大城市通勤壓力下,基礎設施供給與居民需求間的動態博弈。
作為目前高度依賴11號線的嘉定人來說,期盼嘉閔線早日竣工的同時,也期待14號線西延伸、嘉定快線規劃早日落地。
來源 | CCTV13
編輯/整理 | 海潮
現場實錄!金昌路,通車了!
五一期間,南翔印象城人流爆了!
虹橋樞紐?南翔印象城,18分鐘公交直達!
清晨6點到深夜,揚州早茶來嘉定了!
SHareGrea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