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層在日內瓦的經貿談判結束之后,中方一句“取得實質性進展”,讓全世界松了一口氣,同時也勾起了外界的好奇,這次兩國達成了哪些共識,又有哪些具體的降溫措施呢?
好在,各方并沒有 等太久,僅僅半天過后,中美就發布了共同聲明,令人詫異的是,美方這次做出的讓步,比之前外界想象的更大。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要對華減稅之后,白宮也隨之放出消息,聲稱可能會把關稅降到50%左右,但實際上,在雙方這次的共同聲明里,美方只保留此前第一次的加稅政令,同時將其拆分開來,其余全部放棄。
怎么個拆分法呢?不少人應該還記得,美方發起這輪關稅戰后,第一次對華加稅的額度是34%,這回美方保留了10%的基準關稅,剩余24%的加稅額度,將會暫停90天實施。
中美聲明剖析圖
這個暫停90天,不由得讓人想到之前,美方對其他75個談判國,同樣選擇暫停90天實施關稅措施。
當時,特朗普聲稱這是他的“談判手段”,如今這24%的待定關稅,恐怕也是他拿來跟中方繼續交涉的籌碼。
當然,中方的態度一向是對等,美國這回保留10%的加稅額度,暫停24%的稅率,中國同樣也是如此,此前對美施加的其他反制措施也將暫停。
而中方的最終目標,是要求美國取消加征的所有關稅,恢復兩國之前的貿易形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博弈里,雙方都默契地沒有提到對岸。
中美達成初步措施
在中美聲明里,美方提到的減稅目標,包括中國大陸和港澳行政區的商品,唯獨沒有提到臺灣地區。
而之前特朗普政府單獨對臺加稅32%,這回中美高層對話之后,雙方都沒有提到這個話題,說明這個稅率依舊沒變。
既然對華的整體加稅都降到10%,美方也沒道理死抓著臺灣地區不放,所以,當前形勢很可能是雙方有意維持的,目的就是為了懲罰民進黨當局。
老實說,中美當前的緊張形勢,絕大部分都來自于臺灣問題,哪怕這次的關稅之爭,本質上也是合作發展的利益糾紛,但臺海形勢就不同了,這是中國人絕對的政治紅線,沒有任何商量可言。
賴清德
而一心謀“獨”的民進黨當局,不停在島內散布所謂的“兩國論”,幻想“倚美謀獨”。
如今美方加征的關稅,反倒讓島內開始認清,美國只是追尋利益的豺狼,絕不是“臺獨”勢力的保護傘。
尤其現在,臺灣地區引以為傲的臺積電,已經逐漸慢慢變成“美積電”,民進黨為了討好美國,透支民眾的血汗錢去購買武器,充當冤大頭,如今關稅的壓力下,哪怕大陸不出手,民進黨也把對岸推向了“窮臺”的道路。
諷刺的是,中國大陸面對美國,能逼得對方主動求和,放低姿態尋求合作;而民進黨當局面對美國,只能拖著臺灣民眾逆來順受,相信要不了多久,伴隨著統一的號角,這些“臺獨”勢力就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