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令,要求制藥商降低處方藥在美國的價格,定價要與其他發達國家對標。藥企曾預料特朗普政府會對藥價采取行動并感到擔憂,但此行政令力度低于預期。行政令公布后,美股大型制藥企業的股價迅速拉升,禮來、輝瑞、諾和諾德等股價轉漲。
行政令指示政府向藥企傳達價格目標,確保美國獲得最優價格。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將建立機制,讓美國患者直接向以“最惠國”價格售藥的藥企購買,繞過中間商。
行政令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打擊外國“不合理歧視性政策”,要求美國衛生部門在30天內為美國市場設定明確降價目標,啟動與制藥業的新一輪談判,若談判沒有“充分進展”,將制定強制措施。
特朗普在簽署行政令時聲稱,藥品價格應該至少下降59%,在某些情況下降價幅度應達到80%或90%。特朗普認為,美國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卻貢獻了全球制藥業約75%的利潤,美國人購買處方藥的價格是其他經合組織國家的三倍以上。
分析認為,美國藥價畸高存在結構性原因。與歐洲國家不同,美國長期允許藥企自主定價,直至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才允許聯邦政府談判10種藥物價格。此外,美國政府的做法也面臨爭議。如果涉及的歐盟企業拒絕調整藥價,美國關稅措施可能引發貿易摩擦,甚至加劇藥品短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