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耗”、“emo”等詞語成為年輕人熱門話題的當下,社會情緒不僅需要被理解的共鳴,也同樣需要尋求被治愈的出口。隨著《詩酒中國心》的熱播,我們或許可以在盛唐文人的詩酒態度中,窺探出古人拒絕內耗的人生智慧。
是“天子呼來不上船”中李白對諂媚和迎合的拒絕,也是“脫帽露頂王公前”中張旭對腐朽世俗的反抗。不難看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對這種看似狂放、實則堅守自我的人生態度的推崇,其實與當代年輕人追求向上拒絕的生活態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古人這份用詩酒消解焦慮的豁達瀟灑,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在當代也同樣適用的向上拒絕指南。如今的我們,會在快節奏生活的間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emo情緒來臨時,與朋友小酌幾杯“微醺”一刻;脫口秀、演唱會、音樂節、二次元,當代年輕人有自己的「拒絕哲學」。是拒絕被焦慮綁架、拒絕被隨波逐流裹挾,這是一份向上拒絕的勇氣,更是一份活在當代的通透。
正如嘉賓馮暉在節目中現場演繹的《將進酒》,陜西話的豪邁演繹,為我們重現了李白對人生振聾發聵的吶喊和酣暢淋漓的灑脫。古人面對人生詩意與迷茫時瀟灑豁達的人生態度,也一度引發了網友熱議,“古人的精神狀態太超前”“張旭李白的拒絕三連比雞湯還管用”“古人的詩酒治愈了我的精神內耗!”
只有當我們讀懂了這些隱藏在詩酒背后的人生智慧,才會明白,向上拒絕從來不是逃避外界壓力的借口,也不是對生活說“不”,而是在拒絕中找尋屬于自己內心真正的歸處與追求。
來 源 | 錢姝
責 編 | 徐慧芳
編 審 | 莊臨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