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腰是個大活,太極拳沉胯講究胯要練出向下松沉之感。太極拳法之要第一是尾閭正中,第二是尾閭正中,第三還是尾閭正中。
直立行走,將兩胯關節被壓死,練太極拳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尾閭擺正,將兩胯松開。所謂虛實分清也是分在兩胯關節。松開的感覺好像是往生銹的軸承里滴油,是一點一點松開的。當你打拳時能自動觀注到兩胯時,說明兩胯開始松了,從開始松到完全松開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最好常看松胯松得好的人打拳,全身關節松開是以后的事。開始練拳時,松兩胯最重要。
走貓的好處是松整條腿,皮肉筋膜骨頭關節。腿的中間部位是膝蓋。如果整條腿都松了,那膝蓋一定是松的。如果腿上有哪兒還不松,那膝關節也別想松。松膝是個大問題,太極拳的發放也可以用膝蓋發,但要你的膝蓋松了以后才行,用膝蓋發人,一屈膝人就發出去了。
要怎樣才能氣、力入骨呢?先要兩股前節有力。要把兩條腿練出來,而且胯膝踝三個關節松開,做到我以前常說一腿三折。這兩條腿是要下大功夫的。一般踝關節松了,胯關節松了,膝蓋關節也就松了。擎起彼身借彼力,首先要能擎起自己。雙腿擎起別人,單腿要能擎起自己。這其中非要吃大苦耐大勞不可。李雅軒可以連續走幾個小時貓步,所以李雅軒的兩股前節有力。李雅軒講練拳要大松大軟。真的大松大軟是以兩股前節有力為前提的。
能做到兩骨前節有力,大胯才能向下松沉。講開胯的人很多,其實應該說沉胯才對。兩肩的松沉關鍵在于脊椎,脊椎有感覺了,兩肩才能說是真正的松沉。太極拳法強調的幾個重點,一呼吸。二尾閭中正。尾閭中正做到了,胯就正了,腰也才能松。我打拳整十個月才找到尾閭中正,一年十個月虛靈頂勁的感覺自己來了,之后胸椎,腰椎,頸椎感受越來越深。半個月后感覺腰椎能向后拱,練一個月后感覺神意上身,整條脊椎向上挺拔。脊椎的感覺有了,才明白什么是松肩,什么是力由脊發。兩肩就向汽車的方向盤,同它下面的軸連成一體。軸就好比是脊椎。汽車是用方向盤來控制轉軸,而太極拳是用脊椎來帶動兩肩。
變換在腿,兩腿需能一腿三折。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這還是脊椎的事,脊椎上拔,自然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上于兩臂相系,下于兩腿相隨。這要各大關節松的好。化時關節松開,發時關節合攏。關節能開能合,好像用離合器控制。
打太極拳能身心合一往往是高手的境界。先談神氣。神是心識,氣是氣感。普通人的心識受貪欲和掉舉的影響,無法自控,你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除非有特定的吸引你的目標。而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心識又被特定的目標所吸引控制。也就是心識很少有在家的時候。家就是你的心和身。練太極拳有收攏心神的作用,高手打拳,身心合一。
平常人打拳,缺練。用心來關照自己的一舉一動,這就是身念處。但保持念處需要你有這能力。張義敬講李雅軒打拳跟別人不同,顯出一個靜字,也是如此。也是心與身合的的動作狀況。
上面這些文字非常重要,講的是什么,是基本功。頂牛要頂,暗勁也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基本功。
怎樣煉出基本功呢?沒有多復雜,簡單說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尾閭中正。兩個基本點中,其一就是把呼吸調出來,心息沒有變化不是算內家拳。另一個基本點,就是松掉兩條腿,特別是要放松支撐腿,一要用意,二要下大功夫。
鄭曼青和陳志誠都善散手。這兩人就是把基本功練通了。(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人玩的東西。傳武,需要真正的傳承才行。已經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里面有很多各拳種優秀的功法,包括樁功、試力、內功、肩胯訓練、技擊、養生等,愿自己在武學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注,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附:
來源:傳統武學
請欣賞短視頻
投稿郵箱348132359@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