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不少地方遭連陰雨襲擊。
玉米正處灌漿關鍵期,雨水多可不是好事。地里積水排不掉,根系泡著咋吸收養分?
河北老農李大叔直發愁:“棒子穗粒癟,收成要打折扣了。”氣象數據顯示,近半個月華北降水量超常年同期3成。持續陰雨還讓田間濕度大,病害跟著來。
銹病、莖基腐病開始蔓延,打藥都難控制。
有合作社統計,部分地塊病害發生率已達20%。農民最擔心的還是產量,去年畝產1200斤,今年怕到不了1000斤。這不是個別情況,周邊好幾個村都面臨同樣問題。
咋辦呢,這陰雨到底啥時候停?
農業專家說,當前要趕緊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還要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幫玉米補充營養。
可天氣不穩定,后續還有降雨預報,農民心里沒底。有人問,這種天氣為啥越來越多?氣候變化下,極端天氣確實在增多,農業面臨新挑戰。
以前靠天吃飯,現在更得靠科學應對了。但小農戶缺乏設備和技術,抗災能力還是弱。
要是能有更多政策支持,比如農業保險覆蓋更廣就好了。這場連陰雨暴露出的,是農業應對氣候風險的短板。
每個環節都得加強,從品種改良到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的辛苦不能白費,糧食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后續天氣變化咱得持續關注,畢竟關系著收成。你家那邊今年天氣咋樣?對莊稼影響大嗎?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一起聊聊種地那些事。關注我們,每天獲取最新三農天氣資訊,幫你提前做好應對。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以當地實際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