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告顯示,將于5月14日發行2025年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二期),總額1450億元,期限為7年,采用競爭性招標方式確定票面利率。同時,擬首次續發行2025年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一期),總額為850億元,期限為5年。這一輪國債安排與4月24日首次發行的1650億元特別國債一脈相承,體現出政策層面加大對金融體系注資力度、增強銀行資本金實力的堅定意圖,旨在進一步鞏固實體經濟恢復基礎,推動宏觀經濟穩中有進。
特別國債的主要用途是對中央金融機構進行資本注入。這一安排并非簡單的融資舉措,而是通過財政端向金融體系精準傳導資源,從根本上提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從而增強其風險抵御能力和信貸擴張空間。在當前經濟復蘇過程中,金融體系正面臨多重挑戰,銀行利潤空間受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資產質量承壓等因素交織,導致其信貸意愿趨于謹慎。眾贏財富通研究發現,通過注資形式強化金融機構資本結構,不僅能改善其信貸投放能力,也有助于穩定市場對未來融資環境的預期。
從政策節奏來看,本輪特別國債的推出時點與貨幣政策操作形成有效呼應。近期央行持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以穩定市場流動性。4月25日,央行開展6000億元MLF操作,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為特別國債的發行營造了寬松的市場氛圍。眾贏財富通觀察發現,在公開市場操作維持穩定的基礎上,貨幣當局對債券供給的節奏和節制顯現出良好協調意愿。這不僅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也有助于防范過度擾動債市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特別國債的發行對債券市場的結構性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一方面,財政部加大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注資,有助于提升其參與市場交易的資本實力。眾贏財富通研究發現,國有大行持債能力與交易意愿同步提升,未來有望在一級與二級市場均扮演更加積極角色。另一方面,隨著債市對大額國債供給的適應性增強,部分短久期利率債收益率小幅回調,市場對流動性環境持續寬松形成共識,有助于增強機構持債信心和交易活躍度。
財政端的表態也為這一輪特別國債的意義做出明確注腳。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近期公開講話中指出,當前中央財政仍有較大舉債空間,未來將加大對重點領域的資金支持力度,包括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眾贏財富通認為,特別國債作為非常規工具,在不進入赤字率計算的前提下提供增量資金,其制度設計本身便體現出財政政策操作的靈活性與定向性。通過這種方式擴張有效投資,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眾贏財富通觀察發現,本輪特別國債在具體安排上兼顧了發行節奏與期限結構,7年與5年品種并行,有利于滿足不同類型投資機構的配置需求。銀行、保險、債券基金等機構在面臨波動市場環境時,較長久期國債作為核心配置資產的吸引力有所上升,也為穩定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曲線提供支撐。對金融機構而言,國債配置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也具備較高的流動性和安全邊際,有利于提升資產端的穩定性。
整體來看,財政部此番特別國債的發行與續發,既是對前期政策邏輯的延續,也是對當前金融系統“強筋壯骨”的重要補充。眾贏財富通研究發現,當前宏觀經濟處于需求回暖與結構轉型并行的關鍵時期,金融體系作為傳導政策的重要載體,其資本實力和業務能力對穩定經濟運行至關重要。通過財政注資方式提高金融機構資本金,不僅有利于信貸資源更好地投向小微企業、新興產業與綠色經濟等關鍵領域,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整體效率。
未來,在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發力的背景下,特別國債仍可能成為常規政策工具之外的重要支撐路徑。眾贏財富通認為,在確保宏觀杠桿率總體可控的前提下,適度使用特別國債對關鍵領域精準支持,有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金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