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根據F6大數據研究院最新數據,2025年截至4月,汽車后市場產值同比下滑7%,環比下滑2%;進廠臺次同比下滑5%,環比0%。當下維保業務呈收縮狀態,市場活力明顯不足,消費需求顯著趨冷。
事實上,年初就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汽后市場仍將持續承壓、難逃“內卷”怪圈,產業鏈上各環節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一般來說,行業內充斥著兩種聲音:一種是,“卷”是發展動力,卷卷更先進;另一種是,“卷”是內耗陷阱,越卷越窒息。
然而,廣大汽配老板們憑借花式整活,硬生生擠出了第三條路:越卷越“瘋狂”。用無厘頭的文案吐槽庫存積壓、價格戰內卷,通過玩梗式營銷吸引客戶,稱得上是腦洞大開,讓人哭笑不得。
某汽配店主發起“假機油盲測挑戰”,聲稱“喝一口辨真假”;某輪胎經銷商以“輪胎算命”人設走紅網絡;更有甚者馬路即是舞臺,倉庫即是秀場,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汽配走秀 。
誰也沒料到,汽后市場“畫風”越來越“魔幻”。除了汽配商上演“十八般武藝”,車主也不甘示弱,維權方式一個比一個新奇,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同于前幾年,車主通常會在車展、4S店甚至廠商門口拉橫幅維權,或在網絡平臺上唾沫橫飛地訴說自己的不公待遇。近兩年,消費者維權方式都“稀奇”了不少。比如,車主靠“蹭吃”吃回維修成本,用牛拉“故障”電車維權之類的維權方式等。
從嚴肅維權到戲謔對抗,從傳統商戰到網絡狂歡,層出不窮的各類新鮮事,折射出行業轉型期的復雜生態與破局焦慮。
#01
汽配人也“瘋狂”:從整活玩梗到集體破防?
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汽配商以夸張、情緒化的表達方式意外走紅。
原本在外行人看來是整活玩梗,只圖一樂,沒想到評論區卻“炸開了鍋”,秒變“吐槽大會”。汽配老板們仿佛找到了情緒的宣泄口,紛紛大吐苦水: “汽配行業現在確實太卷了,價格透明,利潤比刀片還薄,太難做了。”“同行太多,客戶就那么多,大家都在搶生意,不降價不行啊。 ” 字里行間都是對現狀的無奈和焦慮,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從這些真實的心聲不難看出,汽配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競爭激烈程度遠超想象,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風暴的來臨并非毫無征兆。汽配廠商與經銷商面臨諸多困境,包括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庫存壓力大、周轉效率低、利潤空間被壓縮、技術更新換代快、客戶需求多樣化以及供應鏈不穩定等問題,生存與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多家傳統汽車零部件商在轉型期面臨業績壓力,“增收不增利”的現象較為常見。
這一現象是主體、成本、市場、技術轉型等多方作用的結果。
1、行業競爭激烈:
汽配市場正處于深度變革期,行業規模持續擴張的同時,結構性矛盾愈發凸顯。曾經作為行業樞紐的汽配城模式,受線上化、連鎖化浪潮沖擊,其傳統集散功能逐漸衰退,面臨轉型升級壓力。
在傳統的全車件、易損件經銷商之外,主機廠、汽服連鎖、電商平臺、品牌商等也盯上了汽配市場這塊“蛋糕”,期望“分一杯羹”。汽配市場主體數量激增,參與者多元且品牌分散。渠道多元化、跨界經營各方混戰,擠壓汽配商生存空間。
? 汽配連鎖、聯盟持續擴張搶占市場版圖。如此前堅持直營模式的康眾汽配,全面開放品牌加盟,推出千城千店項目,主要面向三四五線城市及縣城;甲乙丙丁以輪胎電商業務起家,目前正加速推動二類易損件、全車件供應商入駐平臺;快準車服已建立超2300家服務站,計劃2025年將數量擴展至3500家;?江蘇美勒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成立上海美勒佳供應鏈聯盟,致力于高效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優化供應鏈流程,提升運營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 主機廠直供模式革新供應鏈體系。據中汽協數據,2024年汽車4S店退網數量達4419家。4S店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主機廠開始親自入局售后,增加收入來源。可以預見的是,傳統車企的利潤結構正向售后市場延伸,而配件有望成為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一方面配件外銷從線下搬到線上。一汽大眾在京東、天貓平臺開設旗艦店,面向修理廠等進行配件直供;奔馳推出原廠配件交易平臺“勢配”,向獨立維修廠開放配件采購權限,并推出自有品牌機油等產品;寶馬在天貓平臺上線保養全包套餐,并提供機油、輪胎、雨刮等原廠配件,部分產品還可直郵到家。
吉利汽車通過收購經銷商股權,構建吉利品牌的直營體系。2025年4月30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浙江幾何以2923.76萬元收購了領吉汽車旗下六家經銷商70%股權,進一步減少對第三方經銷商的依賴,在營銷策略方面擁有完全自主權,可以更好地優化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鞏固市場地位。
另一方面,主機廠與汽服連鎖平臺達成售后授權合作,主動開放原廠件銷售。2025年,悅達起亞、北京現代等相繼與天貓養車強強聯合,在原廠配件直供、快修快保等售后服務領域展開合作。東風系車企與京東養車、途虎養車,上汽大眾與“貓虎狗”等也建立戰略合作,依托連鎖平臺的網絡優勢實現原廠配件的精準觸達。
此外,品牌商也看準機會、主動出擊。全球知名輪胎品牌固特異旗下的米奇湯普森在上海開設全球首家零售店,展示品牌最新的輪胎產品和技術,實現供應鏈與零售終端的協同。
? 電商平臺借助流量優勢收割紅利。“天貓汽配城”已有上千商家入駐,產品多達十幾萬種,涵蓋博世、法雷奧、馬勒等世界500強品牌,商家可按車型發布商品,平臺根據用戶車型推薦適配商品;在TikTok美區,一款汽車手機支架短短十天內,熱銷日榜排名從400多名沖上TOP1,已收割將近43萬美金GMV,建聯了1100多名達人帶貨;河北省清河縣征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通過阿里巴巴、淘工廠、抖音等電商平臺,日均快遞發貨量超5000件,成為當地汽配電商的標桿之一。更多電商平臺玩法可見
2、價格戰白熱化:
在汽配行業重構的壓迫下,中小汽配經銷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首當其沖的是盈利空間與成本壓力,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導致市場競爭陷入價格廝殺的惡性循環。當產品差異難以體現,價格戰甚囂塵上,行業利潤率逐年走低。
據?江蘇美勒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焦紅群介紹,相比十年前,易損件毛利率至少下降15%。風神股份相關負責人則稱,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入庫均價同比上升7.30%,使得公司整體盈利水平略有下降。
這一現象在多家零部件企業財報中均有所體現。根據2024年財報,華域汽車銷售毛利率為12.14%,同比下降7.61%,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博世集團息稅前利潤同比下降30%,營業回報率降至3.5%的歷史低位;成飛集成整體毛利率為9.73%,較上年同期下降1.21個百分點。
除了原材料、制造成本上升等剛性因素,信息透明化也在壓縮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數字化時代,信息高度透明,車主可以實現輕松比價,自然對汽配產品的品質、價格、服務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投入。
“錢呢?進貨了。貨呢?賣掉了。賣貨的錢呢?還沒要回來。”一汽配老板無奈道,賬期長、資金回籠緩慢,也在影響著企業資金周轉和盈利能力。
3、新能源轉型沖擊:
根據乘聯分會數據,2025年4月,新能源滲透率達51.5%,意味著每賣出兩輛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新能源對傳統汽配經銷商的沖擊,包括銷售渠道被顛覆、售后利潤萎縮、技術門檻提升、主機廠控制力增強等多方面。
?新能源時代,汽車由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件”變成了電池、電機和電控“三電系統”,大大簡化了車輛構造,保養周期延長至1萬公里甚至更久,保養頻率低、維修需求小,無需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火花塞等易損耗部件。
? 新能源車高度依賴軟件系統(如OTA升級),主機廠通過技術封閉限制“同質件”流通,只有特定的零部件和服務提供商才能獲得技術支持和維修權限,強化了主機廠對維修配件的壟斷。此前,汽修工修兩塊電池被判6個月的事件也讓人顧慮重重。
? 新能源車企針對“三電系統”推出終身質保政策,但大多要求必須在4S店維修,導致傳統汽配經銷商無法參與其中。
從企業變化看生存策略:
1、企業分拆與業務聚焦。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掀起“戰略瘦身”浪潮,頭部企業紛紛告別多元化布局,轉向專業化聚焦發展。通過精簡多層級管理架構,建立起扁平化組織體系,提升市場響應速度和決策效率,從而更迅速地應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帶來的市場變革。
業內人士指出,到2030年,軟件在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占比將達60%,汽車軟件數量增長將超過300%。行業競爭的焦點,已經從整車制造,向軟硬件系統集成能力延伸,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近在咫尺。
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通過多輪業務分拆形成了輪胎、康迪泰克和汽車子集團三大版塊。其中,汽車子集團獨立為Aumovio公司,正是聚焦軟件定義汽車以及安全、愉悅、互聯和自主出行等前沿領域,提供創新的電子產品和先進的出行解決方案。康迪泰克也預計將在2026年完成獨立運營,以實現長足發展。
此次分拆后,大陸集團僅保留輪胎業務,回歸“輪胎制造商”本源。這是基于,從長遠來看,不管未來技術如何迭代,輪胎始終是剛性需求,且全球銷量最高的10 家電動汽車制造商中有7家依賴大陸集團原廠輪胎,該業務具備較高的利潤空間與抗周期性,成為戰略布局的核心選擇。
大陸集團的分拆和重組并非個例。2025年3月,采埃孚集團宣布正在評估將電驅動技術事業部進行分拆的可行性,以尋找更多合作伙伴,提升業務競爭力水平。博格華納此前將燃油系統與售后市場剝離,專注于新能源動力總成,目前新能源業務在中國市場的占比高達50%。
2、產品結構優化與創新。開發自有品牌配件,打破同質化競爭。如快準車服近幾年強推自主品牌,于2024年底上線的佳路臨輪胎,在快準車服服務站的上新數量突破200家,覆蓋超5000家修理廠,進一步提升了溢價能力,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布局新能源汽車配件,拓寬產品渠道。拓普集團近幾年的產品結構逐漸豐富,零部件供應從燃油車時代的上汽通用,到電動化時代的特斯拉、吉利、比亞迪、問界等;寧德時代推出“寧家服務”,在全國招募代理商,主要包括寧德時代產品、寧家服務產品的銷售,為廣大汽配經銷商提供新機會。
3、輕資產運營與效率提升。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渠道的復雜化,單一產品或服務的吸引力逐漸減弱,集好品牌、好產品、好服務于一體的質價比消費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在消費者“既要又要”的心理訴求下,汽配商們需要打破“賣產品”的傳統思維,強化客戶經營,從賺差價,轉向服務增值。
從品牌背書的角度來看,汽配商們可以加大與汽配連鎖平臺、優質供應商的合作,共享供應鏈資源與品牌效應,降低獨立運營風險。
從整合服務的角度來看,“倉儲式銷售+即時配送”模式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開思在全國建成上百個共享倉,并結合“小獅物流”,上線“小時達”功能,實現汽配產品15分鐘-1小時內交付,獲得了客戶的普遍認可;南寧市順方汽配連鎖有限公司推出順方智能云倉配送管理系統,實現“一秒報價、三秒拿貨”,在精準找貨的同時,避免庫存滯銷難題,優化前置倉布局,輻射3公里、10公里內汽修廠,強化區域集聚效應;南寧市正品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采用“勤進快銷”模式,多頻次進貨,單次進貨金額減少,實現1-2個月庫存快清,保證一個合理的庫存周轉率。
當然,科技的發展同樣為汽配行業的提速大開“綠燈”。前段時間,秒送科技的一架RA3無人機,從昆明五華區智能化汽車產業園起飛,僅用時5分鐘,將汽車零部件送至近2公里外的汽修店。
近年來,汽配行業呈現市場集中度加速提升態勢。頭部企業依托資金與資源優勢,頻繁通過并購整合市場,加速行業洗牌,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在此背景下,傳統汽配經銷商急需通過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升級與品牌價值塑造三大路徑實現突圍,并同步推進產品創新與生態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技術壁壘薄弱、品牌認知度低、服務能力不足的經銷商將逐步被市場淘汰。
#02
維權界的泥石流:硬核“干飯”吃懵4S店?
“這垃圾桶味兒太沖,影響食欲啊!”“這筷子質量不行,差點扎著我尊貴的嘴!”
最近,“吃播式”維權火了。起因是抖音博主“佳偉餓了”發布了一條名為《45萬買某想,卻買來一身“抖”》的視頻。該車在行駛3.2萬公里后,因輪胎靜音棉大面積脫落,導致高速行駛時車身劇烈抖動。而售后僅給出“分段粘貼”維修方案,引發車主強烈不滿。
在三番五次交涉后,4S店用上了“拖字訣”。佳偉也從最初的憤怒理論轉變為“靠吃回本”,一舉將此次維權事件推向了風口浪尖。
蹭吃現場:一到飯點,佳偉帶著女朋友準時出現在4S店茶水間,佳偉點單、4S店工作人員買單。佳偉按照每人40元的餐標點餐,蛋糕、拌面、搟面皮、漢堡、烤肉……頓頓不重樣,甚至自帶大蒜到店就餐。吃完還得仔細算算,多久才能吃回輪胎成本。 面對外賣只能點一單的說法,佳偉硬氣反問“買車怎么沒限制只能買一輛?” 瘋狂進貨:佳偉在與工作人員的交涉中,一氣之下狂灌多杯咖啡。 第二天再去,咖啡機居然“壞了”。為此,佳偉每天帶牛奶到店,苦熬一周終于等到咖啡機“復活”,咖啡配牛奶,當天一鼓作氣喝了七杯,頓覺神清氣爽。 4S店為車主準備的礦泉水、餅干、小零食等也難逃“魔爪”,統統被佳偉一掃而空,連抽紙都不放過。 免費保養:佳偉使用員工卡享受免費充電、洗車服務,將羊毛薅到了極致。 事件爭議:佳偉稱某想通過車載系統定位其車輛位置,并施壓要求刪除視頻。 維權結果:歷經近半個月的極限拉扯,“佳偉餓了”賬號視頻遭舉報下架,喜提十五天封禁。再度露面,佳偉已與4S店、車企達成和解。本以為事情到此結束,結果佳偉后續發現4S店在未告知的情況下,給他安裝的是一個沒有靜音棉,且補過一次的爛胎,且沒有靜音棉,佳偉維權迎來第二季。
甭管風評如何褒貶不一,這種獨樹一幟的維權方式實實在在火了。“佳偉餓了”賬號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億次,抖音粉絲從60萬飆升至100萬。
這場轟轟烈烈的“吃播”背后,每個點贊都是對行業亂象的無聲抗議。2025年一季度,車質網共受理消費者對汽車相關產品的有效投訴74420宗,同比上漲38.6%,投訴內容更是五花八門。
一位來自山東煙臺的寶馬3系(參數丨 據統計,共有279位車主陷入這次"維權大戰",超400萬元保養費用“打水漂”。 對此,店員坦言,母公司廣匯汽車資金鏈斷裂,2024年退市后,門店已無法正常運營,員工工資已拖欠數月。 來自湖南長沙的彭先生也遭遇了類似的事情。2025年4月中旬,他駕駛的哪吒汽車突發剎車失靈,經專業檢測確認系控制器故障所致。盡管車輛仍處于三包有效期內,4S店卻給出了令人意外的解決方案——要求車主自費4000多元更換配件。更令人唏噓的是,4S店工作人員坦言,由于廠家經營陷入困境,維修配件無法正常供應,他們自身也在積極向工廠維權。 實際上,汽車銷售渠道的震蕩已持續蔓延。過去一年間,廣東永奧資金鏈斷裂、廣匯退市、寶利德官網癱瘓、G.A.集團被寶馬取消授權……4S店"爆雷""退網"正從偶發性事件演變為行業常態。 根據中汽協數據,汽車經銷商的虧損比例已連續三年高于40%以上,接近半數的存量4S店仍在苦苦掙扎,隨時面臨著歇業風險。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4S服務體系經營壓力加劇、規模持續收縮,越來越多車齡超過4年的車主開始主動尋求獨立售后體系,這一市場缺口也吸引了各路資本與企業紛紛入局,試圖承接溢出效應,搶占發展先機。 注:數據整理自乘聯分會、一品汽車APP、信達證券、中汽協、羅蘭貝格、前瞻產業研究院等 2025年,汽服市場迎來新一輪格局重塑,眾多實力玩家的深度布局,呈現出蓬勃發展與激烈競爭的態勢。3月,比亞迪提交“迪迪養車”“小迪養車”“精誠養車”商標的注冊申請,此舉預示著企業有意拓展汽后市場業務,未來或將聚焦汽車維修保養、電池充電等領域,利用自身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的技術與品牌優勢,為車主提供專業且具針對性的服務。 小米汽車突破傳統4S體系,在全國20個省份、超80個城市招募授權售后服務合作伙伴,明確要求具備洗車、機修、鈑金、噴漆等一站式服務能力。此次招募重點聚焦蚌埠、玉林、清遠等三四線城市,加速快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售后網絡。 截至4月30日,小米汽車在全國已有132家服務網點,覆蓋全國 79 城。其中,4月新增的34家門店中,一半以上位于宜昌、蕪湖等非省會城市;5月計劃新增的29家門店,也將覆蓋不少三線及以下城市,如揭陽、撫州等。 圖源:小米汽車 早在之前,上汽推出直營店模式的“車享家”汽服連鎖品牌,提供日常洗車、美容養護、鈑噴維修、二手車檢驗回收等多元化服務,憑借上汽的品牌背書與資源整合能力,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廣汽本田推出“樂享養車”服務中心,專注于保養、維修、精洗和美容服務,依托品牌自身的用戶基礎,為車主提供更貼合品牌特性的服務體驗。 從上游來看,除了主機廠,頭部品牌商紛紛加碼布局汽服連鎖,加速構建多元化服務生態。近段時間,潤滑油行業的布局尤為活躍。 國際巨頭以“品牌授權+技術支持”的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鋪設自有汽服連鎖網絡。 2月,殼牌在中國全球首發全新子品牌“Shell Car Beauty殼牌摯美”,深度切入汽車后市場服務領域,全面覆蓋汽車膜、洗護美容及車生活周邊等產品線; 3月,嘉實多正式啟動全國招商計劃,以嘉實多汽車服務尊享店為載體,打造集保養維修、洗車貼膜、新能源服務于一體的服務網絡; 4月,埃克森美孚旗下專業汽車養護服務品牌——美孚1號車養護,正式推出“活力湃”套餐,包含美孚1號澎湃表現系列新品,嚴選品牌機濾,及30項安全檢測; 4月,勝牌宣布戰略升級,其快速換油中心全資獨立進入中國市場,標志著從與本土汽服連鎖品牌兔師傅的“合作運營”轉變為“獨立運營”,加速本土化深耕。 國內頭部汽服連鎖平臺“區域代理+社區門店”的下沉策略,將汽服連鎖終端延伸至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 途虎養車踐行“下沉策略”,針對中西部下沉空白鄉鎮提供加盟費和管理費折扣的優惠政策扶持,西北部地區門店增長超30%,新疆地區門店增長超60%,中西部獨立鄉鎮簽約門店數同比增長48%。以2024年的數據來看,途虎養車對全國乘用車保有量在2萬以上的縣域覆蓋率近70%。 京東養車圍繞核心百城,深化在下沉市場的滲透。依托“城市合伙人”等布局策略,在重點城市的下屬及周邊區縣,搭建起配置齊全的服務網點。2024年門店數量突破2200家,國內區縣覆蓋率超過92%,2025年加盟新店給出最高20萬的加盟支持,老商開店最高24萬的綜合支持。 站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越來越多車企與上下游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涌入汽車后市場。這場角逐早已突破單純的產品銷售維度,演變為一場圍繞服務場景創新與品牌生態構建的高階競爭。從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養車服務,到覆蓋維修、保養、配件、保險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一線城市的品牌旗艦店到下沉市場星羅棋布的社區服務網點,汽后市場正朝著多元化、一體化的方向加速進化。 值得關注的是,下沉市場正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統計,我國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汽車保有量增速連續五年跑贏一線城市,這片廣袤的藍海不僅承載著企業擴張的野心,更蘊藏著品牌破圈的巨大機遇。誰能率先在下沉市場建立起完善的服務網絡,誰就能在這場持久戰中占據主動權。 當汽后市場進入“長期主義”的深水區,行業從業者唯有深耕細作、擁抱變化,方能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萬億級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剎車盤 ?版權聲明:“聚汽觀察”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 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系方式/商務合作:付先生 15658103160,聚汽觀察投稿郵箱:info@b2bautoparts.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