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合肥啟動“我陪群眾走流程”專項活動。一年以來,市效能辦聯合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創新建立“體驗式”問題發現機制,通過角色轉換實現服務提質增效,已累計開展領導干部走流程647人次,效能監督員陪同辦件294件,收集辦理意見建議30項。
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事大廳,一場持續20天的“補繳拉鋸戰”近日迎來轉機。職工劉先生反映單位欠繳公積金問題后,相關職能部門先后3次約談涉事企業,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補繳協議。
跨部門業務辦理的“信息孤島”問題在專項活動中被重點突破。效能監督員陪同企業經辦人李女士辦理社保業務時,發現因系統數據不同步導致經辦人在2個部門間往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隨即牽頭建立稅務、人社、醫保三部門聯席機制,設立“綜合協調專員”崗位,通過“首問負責制+數據實時核驗”模式,將同類業務辦理時間壓縮60%。
特種設備檢測領域的效率提升尤為明顯。市民張先生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閥門送檢時提出“檢測周期過長”的意見,經市效能辦督辦,檢測機構通過優化流程、增配設備,將安全閥校驗周期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并建立“檢測完成即時通知”制度。“現在不僅取件快,還能實時收到進度提醒。”張先生對整改效果表示滿意。
細微之處見真章。針對群眾反映的辦事大廳打印服務缺失、電子設備老化等“小問題”,各窗口單位立行立改:增設自助服務區配備智能終端6臺,更新便民電腦23部,在18個辦事窗口配置“一擦凈”印泥清潔套裝。據第三方滿意度調查顯示,整改后群眾辦事體驗評分提升12.6個百分點。
“這場活動不是走過場,而是要建立長效機制。”市效能辦主任介紹,目前正將典型案例轉化為19項標準化服務規范,開發“智能預審”系統減少材料重復提交,并試點“云窗口”遠程幫辦服務。
據悉,下一步還將引入企業群眾代表組成“政務服務體驗官”隊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最后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李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