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種種原因而不自知。
ESO
銀河系中理論上應該滿是文明,但為何我們收不到來自他們的任何信息?這就是所謂費米悖論。為了尋求答案,科學家們絞盡腦汁。狄拉克方程提供了一種可根據多個變量計算星系中文明數量的簡便方法。而最近美國紐約大學的Matthew Civiletti又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個理論模型,用來評估人類接收到外星文明信息的概率。結果顯示,如果銀河系中確實存在外星文明,那么要么是我們搜尋外星人的工作不夠高效,要么是我們可能早就已經收到外星人發來的信號而不自知。
Matthew Civiletti在論文中稱,如果銀河系中存在一定數量的外星文明,而且這些文明向外廣播了他們的存在,那么我們接收到他們信號的概率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的。
假如計算結果顯示接收到信息的概率很低,那我們沒有接收到外星文明信息情有可原;假如計算結果顯示接收到信息的概率很高,那結果就耐人尋味了。而最終的結果似乎暗示,實際情況更接近于后面一種情形。
Matthew Civiletti從幾何學角度切入,計算了單個信號被探測到的概率,并由此推導出至少探測到一個信號的累積概率。研究給出了二維空間的精確解和單次觀測的實用近似解,證明在簡單情況下,地球的位置對探測到信號的概率沒有影響。這使得該方法能夠便捷地應用于復雜場景。
Matthew Civiletti的模型表明,電磁信號的缺失可以為外星文明的數量設定上限。模型的預測結果顯示,在根據狄拉克方程估算出銀河系內存在一個外星文明的情況下,人類探測到至少一個信號的幾率為99%。
這意味著至少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是可以接收到外星文明信號的。如果假定銀河系中確實存在一個以上的外星文明,那么零發現意味著,要么是我們已經接收到了信號,但由于種種原因而不自知;要么是因為我們的搜尋不夠有效。
該模型的意義在于,它讓我們懂得了零發現本身也是有價值的,它促使我們去排除文明數量和文明存續時間的部分組合,以便更加精準地定位文明在銀河系中分布的數據節點。
自從意識到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人類便開始癡迷于尋找外星文明。這種尋找的意義不僅在于外星人本身,它其實是人類試圖認清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探索智慧起源的一種獨特方式。
參考
Quantifying the Fermi paradox via passive SETI: a general framework
https://arxiv.org/abs/2505.0006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