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資源豐富,是三七、辣椒、八角、蔬菜、肉牛等高原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產區。今年3月以來,為進一步破解農業產業連作障礙、產業附加值低等技術難題,文山州以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為契機,聯合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現代農業產業服務團,以智力支撐助力農業企業發展壯大。
“組建產業服務團,目的是依托省級資源解決地方農業產業技術難題,幫助農業經營實體健康發展,夯實農業領域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文山州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負責人介紹。在前期工作中,文山州組織縣(市)成立企業需求征集工作組,梳理盤點轄區農業企業,通過平臺信息查詢、上門走訪、座談交流,掌握企業的基本信息、經營狀況、產業類型、技術需求等,建立企業信息庫,從中篩選出50家具有代表性和發展潛力較好的農業龍頭企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并征集企業技術需求意見70條,涵蓋經濟作物品種改良、病蟲綠色防控、智能化栽培、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畜禽良種繁育、動物疫病防治等領域。通過幫扶龍頭企業,帶動一批企業和農戶轉變傳統種植養殖方式,著力推動實驗室成果加速轉化為田間生產力。
針對企業技術難題,文山州按照對口選派、產才融合、供需匹配的原則,實行省級專家牽頭、州縣專家協同的聯動機制,從省農業科學院、州級專家庫選派119名行業領域專家組建8個產業服務團。其中包括國家級專家2名、省級專家86名、州級專家31名。在3年服務期內,產業服務團采取“1+N”掛聯模式,8個服務團分別定點聯系8個縣(市),團內根據企業需求靈活組隊分片掛包、點對點精準服務,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駐點服務、開設“專家服務云平臺”、建立科研實驗室和實驗基地以及技術課題攻關研究等方式開展幫扶助企工作,常態化為企業提供全鏈條的技術服務、人才幫帶。
為管好用好產業服務團,文山州加強與省農業科學院協調聯動,建立服務團雙管理雙報備制度、人員動態調整機制、績效評估管理考核體系,明確具體服務事項、服務方式、經費保障、項目獎補等內容,每年通過企業回訪、數據監測、實時跟蹤紓困措施落地效果,對產業服務團隊及其成員的服務時長達標率、技術問題解決率、成果轉化率、企業滿意度等指標科學評價服務質量。年度考核優秀的團隊,優先給予申報科研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和高層次人才特殊生活補貼;對未達標的服務項目啟動熔斷機制,調整專家團隊成員,或暫停團隊的經費支持等,倒逼成果顯現。同時,鼓勵服務團隊與企業簽訂成果轉化、股權合作協議等,采取市場化方式約定工作報酬,充分調動服務團隊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幫扶質效。
截至目前,現代農業產業服務團已與企業達成三七品種選育及提純復壯等技術合作32項,成立林下經濟產業研究院1個,開展種植技能培訓5場320人次。(張文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