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后,斯大林高興的跳了起來“太好了,這群黃皮猴子干的真不錯。”丘吉爾激動到落淚,蔣介石高興到一晚沒睡。
日本仗著武器先進,挑戰美國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美日太平洋爭霸,“霸主”花落誰家?日本主動出擊,迎來的是什么?必是美國強烈的報復!
二戰時期的美國,猶如一只發怒的老虎,都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日本偏偏主動充當“倔驢”。
整個國家都充斥著一股強大的“信念”:試探美國的真正實力,說不定就能夠代替美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其實,日本的本性便是“恃強凌弱”,遇到美國,算是踢到了“鋼板”,日本一時“沖動”,逮著美國珍珠港就是一通狂轟濫炸,這樣的歷史性時刻尤為難得。
甲板上的美國大兵結束忙碌的工作,正在悠哉悠哉聊天、曬太陽,享受難得的悠閑時光,突然,空中飛來幾十上百架飛機,上面的標志十分顯眼,插著日本的國旗。
當美國大兵意識到不對勁兒的時候,已經晚了,日本轟炸機如同蒼蠅一般盤旋在珍珠港的上空,一架一架飛機呼嘯而過,留下精心準備的“禮物”,一顆又一顆的炸彈在珍珠港“遍地開花”。
短短時間內,美國大兵傷亡慘重,日本轟炸機更加興奮,不斷在空中“碰面”,企圖對美國造成更嚴重的打擊。
美國早就將目光放在了太平洋,太平洋被視為美國在全球軍事部署的關鍵區域,更是美國維護亞太地區安全和穩定的重要“舞臺”。
光是從戰略地位出發,太平洋的重要性基于美國不言而喻,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太平洋進行“活動”,目的與美國如出一轍:進行擴張,爭得“霸主”地位。
美國與日本在太平洋的沖突并非一蹴而就,雙方早就將矛頭指向了太平洋,因此太平洋一戰的爆發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日本主動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珍珠港的事件瞬間成為重磅炸彈,在世界各國的廣播站頻繁播報。
蘇聯、英國、中國,對這一事件都格外關注,先說蘇聯,美蘇兩國是當時世界上公認的強國,更是對手,若是日本與美國起沖突,蘇聯或許能夠從中占得好處。
美日戰爭爆發,蘇聯便可從中“蓄力”,一旦日本和美國斗得你死我活,蘇聯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世界局勢“混亂”,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最終,誰會成為那個英雄?
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在得知后,不顧形象,激動地大喊大叫,脫口而出一句話,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英國首相丘吉爾得知后更是直接淚流滿面,不是悲傷,而是激動。
相較于蘇聯和英國的表現,蔣介石相對而言“淡定”一些,一個人偷偷在被窩里高興,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
顯然,眾多國家都在等著看日本將迎來美國怎樣的報復,1945年8月6日,美國在“隱忍”了將近4年的時間,終于到了爆發的時刻,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出現在日本廣島上空。
一陣刺眼的白光、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響、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騰,日本廣島就這樣被“徹底埋沒”。
日本當初搞“偷襲”,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美國也效仿日本的“兵不厭詐”,來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美國立刻啟動了一項名為“曼哈頓”的計劃,此計劃就是要一雪前恥,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研制原子彈,第一個被投注原子彈的對象已經被“內定”。
繼“小男孩”投注三天后,美國第二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被投注在日本長崎上空,接連兩顆帶著毀滅性打擊的原子彈,讓日本原本囂張的姿態瞬間偃旗息鼓。
短短幾天后,日本屈服于美國原子彈的威力,直接宣布“投降”,這場由日本發起的偷襲珍珠港事件帶來的影響,是日本根本沒有能力承受的。
日本成為了美國第一個“實驗”原子彈威力的國家,吃過虧,日本對美國的“懼怕”也是深入骨髓,這才有了后續的美國大兵駐軍日本、大規模修建軍事基地。
如今的日本是否還記得當年美國帶給它的瘋狂報復?或許痕跡已經被遺忘在歷史長河當中……
信息來源:央視網——[世界戰史]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美國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