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經貿會談,總體來說,取得實質性進展,表明中美經貿對弈之勢緩解,但要說到中美經貿問題真正解決,還為時尚早,從特朗普和美財長貝森特的回應就可以看出來。
先來說特朗普。
對于中美聯合聲明,特朗普表達兩個意思,一是表明日內瓦會談非常成功,中美關系非常好,美國不是要傷害中國,中國正受到的傷害“非常嚴重”,比如關閉工廠,發生“很多動亂”;二是暗示中美可能進行最高級別的通話。
很明顯,特朗普還是在通過一定程度的“貶低中國”,來自抬身價,試問中美關稅大戰以來,我國什么時候發生“很多動亂”,特朗普明顯是在信口雌黃。
但是,特朗普暗示中美可能進行最高級別通話,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中美貿易戰局勢已經大為緩解,最高級別的通話安排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考慮到賴清德當局近期種種謀獨行徑,中美需要有新的安全共識,避免臺海局勢進一步惡化。
特朗普之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發聲了,明確表示,中美聯合聲明只是一個暫停,考慮到美國仍保留2月份對芬太尼征收的20%關稅。因此,僅在2025年,美國對華征稅就增加了30%。
貝森特這句話說得更加明顯,那就是中美經貿博弈并沒有結束,未來還會持續。
基于貝森特的發聲,中美經貿領域的博弈,還留有三個伏筆,非常不簡單。
具體來說,中美經貿談判取得實質進展,但是還有三大問題沒有談攏。
一是貝森特所說,特朗普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的兩個10%關稅,并沒有取消;
二是美國對中國貨輪以及中國制造的貨輪征收的港口費,中美聯合聲明并沒有提及;
三是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豁免,美國也沒有恢復,仍在征稅。
這說明什么,圍繞經貿分歧,中美還會有博弈和較量,我國籌碼是對于稀土的出口管制。
僅就中美兩國而言,我國最起碼在三方面對美國進行稀土管制。第一,因為美國對臺軍售,我國收緊稀土管制。第二,拜登政府在下臺前,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對我們進行更加嚴酷的科技封鎖,我國使用稀土管制措施,進行回應。第三,特朗普挑起貿易戰,我國也在稀土領域進行反制。
所以,即使在未來的中美經貿博弈中,我國也是底氣十足,不會讓美國牽著鼻子走,反而隨時掐住美國的咽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