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廣州市黃埔區,從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到綠意盎然的生態公園;從煥新村落的青磚黛瓦,到智慧工地的機械轟鳴,目光所及皆是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具體實踐。
2025年是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當前,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錨定打造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桿區的總目標,以系統性思維推進“三城一島”聯動發展、典型鎮村提檔升級、綠美黃埔生態建設等工作,力爭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01
暢通路網動脈
激活城鄉發展新引擎
清晨,寧埔大道車流如織,自2024年10月全線通車后,這條起于增城區省道S118,終點至黃埔區云埔一路的“黃金走廊”,為兩區協作共建廣州東部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撐。
黃埔區寧埔大道
這是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完善骨干路網建設的縮影。自推進“百千萬工程”以來,黃埔區的交通建設成果接二連三:開放大道、科知快速通道、臨江大道等三大“交通主動脈”開放通車4個重要節點,打通蘿崗新城外環路、大沙北延長線等8條“斷頭路”,完工33條市政道路……黃埔區全域路網正織就互聯互通的時空新格局。
2024年4月24日,廣州黃埔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二樓平臺,一架搭載貨品的無人機騰空而起,經過20分鐘飛行,將貨品順利送達至13千米外的消費者手中,標志著全國海關首票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無人機直達配送業務在黃埔落地,而這離不開黃埔區“上天入地”的綜合交通體系。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該區共完成101條道路約195公里非機動車道改造建設,建成5處公共停車場可提供停車泊位1469個,“智慧+”車城網項目竣工驗收,占道施工“6+1”智慧監管模式建立,全區建成21個小型起降點,并推出首批10條高效物流低空航線、5條旅游觀光測試航線,城市交通正變得“可上天、能入地”。
除了鋪就城鎮發展“快車道”,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還發力提升農村公路品質:提升逕下村竹山路共計2.5公里,改造提升天鵝路1.3公里,實現瀝青路面在竹林間蜿蜒;59條農村公路完成交安設施升級,18處隱患路口經過“三必上”“五必上”改造,讓群眾出行更安全。
一條條道路,連接民生福祉,推動城鄉發展。如今,黃埔區日益完善的路網,成為城鄉區域協調的“新引擎”。
02
煥新鎮村風貌
譜寫產城融合新篇章
新龍鎮,是黃埔區唯一的鎮。作為“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新龍鎮在2023年省典型鎮、市“百千萬工程”年度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并進入2024年全國千強鎮行列。
2024年以來,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持續強化鞏固新龍鎮典型鎮考核優秀等建設成果,讓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在新龍鎮落地生花:“六亂”治理讓街巷通透清爽,“三線”規整告別“空中蜘蛛網”,對主街及客廳等核心區域周邊綠地復綠約2500平方米,鎮域綠化品質持續提升。
嶺南特色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的“黃埔經驗”同樣可圈可點。大坦村以全域土地整治為抓手,打造“鄉愁煙火+詩意田園”的創新經濟型示范村;金紫村通過建筑外立面改造、祠堂活化、停車空間擴容,重塑“古韻新生”的宜居風貌;黃麻示范社區依托黃麻驛站、生態停車場等設施,盤活社區集體資源,促進社區集體經濟增長。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該局以匠心傳承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組織82名鄉村工匠參與鄉村建筑工匠技能提升活動,強化房建基本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題培訓,對132名城鎮建設管理人員進行“典型鎮培育路徑探索”等主題授課,為典型鎮村建設注入人才“活水”。
此外,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聚焦農房質量風貌,印發《廣州市黃埔區農房質量安全風貌提升工作方案》,以點帶面完成1176棟農房風貌提升,實現一磚一瓦一棲居,一步一景一畫卷。
逕下村新型農房 (一期)
03
厚植綠美底色
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
在黃埔區,一場關于“綠色變革”正悄然改變城鄉面貌。自推進“百千萬工程”以來,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以“綠美生態”為底色,以“美麗家園”為藍圖,通過城鄉一體綠化美化、全域公園城市建設等工作,讓市民群眾在鋼筋森林中觸摸自然,于街巷阡陌間邂逅詩意。
翻看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百千萬工程”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安排,一組數據體現黃埔區綠色版圖正在持續擴展:2024年新增城市綠地630畝,打造立體綠化7000平方米,新建綠道4公里,累計科學植樹2.8萬株。在公園城市建設方面,20個口袋公園如繁星散落街頭巷尾,6處立交公園化“灰色空間”為生態節點,“聆雨路”入選廣州市首批特色風貌林蔭路,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漫步在黃埔軍校舊址,古樹枝繁葉茂、古建錯落布局,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2024年,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在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之際,以保護活化黃埔軍校舊址及長洲島全島歷史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文物周邊環境要素去蕪存菁,凸顯文物價值,高質量完成黃埔軍校舊址及長洲島優化提升工作,讓一個集歷史遺跡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人民城市建設于一身的創新活力島煥然一新。
優化提升后的長洲島
黃埔軍校舊址及長洲島的蝶變升級,背后是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聚焦“美麗家園”建設、提升城鄉品質的匠心。該局印發《廣州開發區 黃埔區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分類梳理8類城市品質提升項目,目前24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已完工11個,不僅讓重點片區有大變化,也讓街頭巷尾有小驚喜,打造了一張張“美麗家園”的黃埔名片。
04
凝聚政企合力
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用預制建筑構件建成的農宅如竹筍破土,屋頂的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著亮光,逕下片區風景如畫,不遠處的科技創新智慧產業聚鏈成群。這里是逕下村,它如同一顆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的明珠,煥發著科技與自然交融的生機,逕下未來鄉村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首開區入選廣東省2024年建筑業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幫扶范例,標志著黃埔區建筑業結對幫扶從“輸血”向“造血”的華麗轉身。
如何激勵建筑業企業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出臺扶持政策。該局出臺《關于引導建筑業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若干措施》,圍繞信用激勵、評先評優激勵兩大方面出臺7條扶持政策,對參與結對幫扶的企業實施企業誠信評價加分、招投標擇優參考、推薦省市工程獎項、納入示范工程名單及表彰通報等多種傾斜激勵手段。
搭建溝通平臺。該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搭建街鎮與企業結對幫扶的溝通平臺,2024年共組織召開政策宣講會、動員會、工作推進會、座談會等十余場,促成各鎮街與建筑業企業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書38份,通過集中交流對接的方式,提高結對幫扶的成功率和質量。
加強宣傳引導。挑選社會效益好、完成效果好、有示范推廣意義的結對幫扶項目進行廣泛宣傳,助力企業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多措并舉之下,黃埔區共有177家建筑業企業與鎮街建立結對關系,共促成專項幫扶項目59個,項目總造價約27585萬元,嶄新道路、社區公園、農房新居正見證著“企業所能”與“鄉村所需”的雙向奔赴。值得一提的是,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擴大幫扶范圍,引導19家建筑企業參與“四沿”區域農房提升工作,企業目前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00萬元,實現不動用政府投資完成“四沿”區域農房風貌全覆蓋整治提升。
在2025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黃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正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助力推動黃埔區“百千萬工程”在全省全市當標桿、走前列、作示范。
廣東建設報記者 陳小珊 通訊員 陳怡 周志勇 馮冬枚
(本文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 編審:劉麗莎
◎ 美編:楊榆潔
◎ 出品:廣東建設報全媒體內容運營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