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地鐵板凳族”,本是在地鐵里拿著小板凳隨走隨坐的一群人,不過在現實中,不少人進入車廂后找個角落就地坐下,“走哪坐哪”成為“地鐵板凳族”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在需要長距離通勤的大城市,人們對“板凳族”們更是屢見不鮮。
不過,不少地區都是“不建議”乃至“禁止”乘客當“板凳族”的。近期,上海地鐵提醒乘客不要在地鐵車廂內使用小板凳,就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和討論。
上海地鐵發文提醒乘客勿做“板凳族”
多地呼吁:乘客勿做“地鐵板凳族”
地鐵“板凳族”話題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就受到廣泛關注,而且這一現象也不止上海有。
不少乘客指出,“通勤一兩個小時,全程站著太吃力”,帶小板凳乘地鐵,實屬無奈之舉;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不文明。部分“地鐵族”不僅擋住車門,還一個人占用兩個甚至三四個人的位置,嚴重影響交通秩序。
圖源:新民晚報
對此,今年4月,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發文指出,乘坐行程較長的線路確實耗費體力,但自行攜帶小板凳會阻擋其他乘客通行,占用較大車廂面積影響其他乘客站立,同時,在晃動的車廂內也容易跌倒或絆倒其他乘客。
不止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杭州等地的地鐵線路上,類似爭議也時有發生。
比如,2022年,廣州地鐵集團就曾發文提醒乘客勿做“板凳族”,表示“板凳族”們不僅會擠占空間,阻礙別人通行時,自己也可能被其他人撞到、踩到;在高峰期帶凳子乘地鐵,還會影響其他乘客上下車和列車開關門。而在人多擁擠時,“板凳族”們坐在較低的位置,也會使站著的人感到尷尬。
2023年11月,北京地鐵曾提醒稱,從文明乘車及安全因素考慮,不建議乘客在乘車時使用小板凳。如發現乘客有使用小板凳的行為,列車安全員也會及時進行勸阻。
2024年8月,杭州地鐵發出提醒,根據《杭州市軌道交通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小板凳不屬于禁帶物品,可作為隨身物品攜帶進站乘車,但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維護文明乘車秩序,杭州地鐵不建議乘客在車廂內使用小板凳。
是無奈還是自私?
“地鐵板凳族”存在安全隱患
對于“地鐵板凳族”來說,每天通勤的2到4小時能夠坐著,固然緩解了遠距離通勤的不適,但安全隱患也很明顯。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滕靖在此前接受采訪時指出,車廂內使用小板凳對日常或緊急情況下的客流疏散都會帶來不便,甚至引發踩踏等安全事故。而且,小板凳不是固定座椅,存在滑動風險,當列車制動時候,可能會滑倒摔傷乘客,并碰到周邊乘客,容易引起沖突。
此外,乘客坐在小板凳上面和周邊站著的乘客高度有差距,容易使得周邊女性群體感覺尷尬,而周邊乘客看不見坐在低處的乘客,也可能會導致擠壓或踩踏,影響乘客人身安全。
這也符合成都市民朱女士的實際感受。今年3月,她在乘坐地鐵4號線時,就遇到了“板凳族”帶來的困擾。她告訴記者,當時她在中醫大省醫院站上車,本身上車的人就比較多,在車廂尾部,原本她以為前方空出來的區域是可以站立的,誰知往前站的時候,差點一個踉蹌倒在地上,“當時一個角落里,以為是空的,走近了才發現有三四個人坐小板凳,不走近根本看不到。”
專家:可以在人少處設“小板凳休息區”
不過,對于“板凳族”們,不少專家指出,“堵不如疏”,不能太“一刀切”地否定。比如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陳光在采訪中指出:
首先,對于“地鐵板凳族”占用過多的空間,導致通道堵塞,進而影響其他的乘客進出,特別在高峰時期容易造成占用空間和擁堵,建議應該先引導。但在不影響上下車和進出通道的情況下,如果“板凳族”們遵守地鐵方面的規定,對旁人影響比較小,兼顧了上班族路途艱辛、通勤時間長等問題,應該給予一定的寬容度和人文關懷。
“可以更加細化運力和運輸方案,比如說分時間、分趟分班次,或根據線路來分位置,做出相應的建議或者規范。”比如,在高峰時期,車廂本身就很擁擠,自帶小板凳就不應該被允許,但是如果空閑寬松的時間段,或者說相對寬松有空位的列車班次,建議可以在某個區域或者在不影響正常進出、乘客上下車的通道、拐角處等地方,設置一個“休息區”,容納小板凳、臨時座椅,兼顧舒適和安全。
實際上,圍繞“板凳族”引發的分歧,反映出大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與個性化需求間的張力問題,需要城市拿出包容度和應有的人文關懷。同時,在大城市通勤生態中,改善運力和改進運輸方案,利用系統性思維,讓公共服務更加精細化。
來 源丨 央視網綜合上觀新聞、封面新聞、南方都市報、新民晚報、杭州日報、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