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 以 此 文 獻 給 偉 大 的 五 四 青 年 節 !
圖為:關曉紅
關曉紅,在央企乃至全國工業戰線一個耳熟能詳又響當當的名字!如今,她以自己獨有的風范和人格魅力,鐘情于中華國粹茶文化的傳播。潤物細無聲,激起千層浪。關曉紅把茶文化進企業的工作,作為具體行動潛移默化的促進和推動,并把書畫藝術作為退休生活的樂趣。她的行為在不斷影響著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日前,她以老朋友聚會的方式,邀請中國茶文化研究院院長羅大友向熱愛茶文化的工作骨干們介紹中國茶文化有關知識,同時,還邀請央企書法家協會會長聶中波介紹書法藝術知識。關曉紅以一個老標兵、老勞模、老共產黨員的不變初心詮釋著人生的正能量,在于無聲處默默的影響著無數的仁人志士,自覺的吸允著中華文化的精華,為新時代大國崛起的文化準備發揮著無限的光和熱。
上圖:關曉紅在大會上講話
關曉紅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黨和國家高級領導干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帶著英雄鐵人女子采油隊為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她帶領國家特大型企業的共青團員和青年職工舉改革旗子、創四化大業、做四有新人。因其工作業績突出,后被推薦到中央黨校學習深造。在任國內特大型企業領導后,她積極探索深化企業勞資和人事制度改革,讓特大型企業在國家建設發展中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進入央企高管層后,她以中國工人階級特有的本色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工作精益求精。把央企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有聲有色。 現在她意識到,老一代石油人在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鼓舞下,披肝瀝膽,忘我的工作。現在這些人們都已年歲已高,央企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識普及和推廣。
圖為:羅大友(左)與關曉紅(右)在北京合影
故此,她呼應著中國茶文化研究院提出的“茶文化七進”的工作方案,并身體力行的示范傳播中國茶文化,激勵茶文化進企業,她率先垂范,逐步成行。受到了央企各方面積極響應,這對于中國茶文化研究院提出的“茶文化進機關、茶文化進校園、茶文化進企業、茶文化進軍營、茶文化進社區、茶文化進家庭、茶文化進人心”的“七進”工作不能不說是一個推動和促進。她的行為也同樣為很多熱愛國粹文化,同時找不到傳播方法的朋友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案。
上圖:羅大友(左二)、關曉紅(右三)與老團友們在北京相聚
進入花甲之年后,關曉紅雖然德高望重,但依然不忘初心,她以滿滿的正能量不斷的感染和影響著無數的人,創造著新時代一個高級領導干部的作風,我們為有這樣廉潔的高級領導干部喝彩。
上圖:前排左三為關曉紅、左二為羅大友與老團友們相聚北京
明日即是五四青年節,有感而發。很多過去在關曉紅任團委書記期間領導過的中層團干部們,難以忘記上世紀八十年那一段紅火的崢嶸歲月,這中間有的后來也成為黨和國家的高級領導干部,有的成為國家某一個方面的著名學者,有的成為企業家。但是,曾與關曉紅一起共事的每一個人無不體會到她的溫馨、細膩、潑辣和雷厲風行。 如今,她與所有的人一樣,為祖國進入偉大的新時代而感到歡欣鼓舞。
作者簡介:
上圖:羅大友
羅大友:世界文化中國代表人物、國家級中國茶文化首席非遺傳承人·中國茶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僑務辦及清華大學指定的茶文化講座教授、中央電視總臺《中學生》欄目總顧問、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高級藝術品鑒賞師、張仲景博物院在冊健康專家、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國學發展研究院終身榮譽教授、福建省旅游協會高級顧問、廣東省長勝集團總顧問、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終身評委兼中國區聯合主席。(受訪者供圖)
編輯:盧瑩
編審:余麗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