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車設備。圖據新華社客戶端
“下班后要在小區里兜好幾圈”“一到節假日,雙車道被‘停’成了單車道”……在部分停車空間不足的住宅小區和車流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停車位已然成為稀缺資源。為使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多地取消住宅小區政府定價,以期發揮價格杠桿的市場調節作用,緩解停車難。記者近期采訪發現,停車收費市場化后,該不該收?該收多少?該怎么收?部分地區車主和收費主體之間難有共識,甚至為此糾紛不斷。
停車收費
矛盾頻發為哪般?
小區閘口不抬桿阻攔業主出行、路邊收費人員擋在車前不讓走……在社交媒體上,因為停車費產生的摩擦、沖突并不鮮見。“停車場突然收費,導致出口時常擁堵,影響正常生活。”家住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萬科翡翠傳奇小區的一位群眾反映,根據物業貼出的通知,2024年,小區公示市場調節收費標準為380元/月/車,并于3月起正式收費。
消息一出,即引發小區業主熱議。部分業主代表對此提出質疑:小區停車場規劃總車位2600多個,但消防驗收通過的只有1300多個。業主代表提出,根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未經消防驗收及竣工驗收的車位,不具備收費資質;此外,物業發文通知前,并未與業主進行協商議價。
《貴陽市停車場條例》規定,住宅區配套建設的停車場需要調整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的,由停車場管理者與業主進行協商議價。去年9月,貴陽市發展改革委網站曾發布貴陽市部分住宅區停車收費標準,為議價提供信息參考。
收到小區業主投訴后,有關部門、屬地政府召集各方進行了多輪協商,但至今仍未達成一致。記者了解到,協商不成的情況在當地較為普遍。
停車收費矛盾糾紛不僅發生在小區內,也出現在公共道路上。
記者采訪發現,近年來無人收費方式增多,由此也帶來一些問題。一些車主表示,為防止逃費行為,部分路邊車位甚至增設自動鎖車裝置,不繳費就開不走。
可自主定價
但不可隨意定價
為妥善處理矛盾,部分地區為此耗費大量行政資源。受訪人士認為,表面看是“幾塊錢”“幾十塊錢”的爭執,本質卻是供給質量和服務的價值權衡。
根據我國價格法的規定,價格形成有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3種。“2018年,發改部門把居民小區的停車收費從定價目錄中摘除了,變成了市場調節價。”貴陽市一位干部表示,小區停車收費不再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是順應民法典的要求。
停車費市場化后,價格由收費主體依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原則自主定價。但車主往往不具備過多的可選擇性,一般只會停在小區或特定區域內。“在具體定價過程中,就需要注意平衡好各方利益訴求。如果遇到收費依據模糊、標準不透明或者強制收費、捆綁收費等問題,或是停車場本就設施落后、管理不當,車主肯定不樂意繳費。”一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說。
停車費看似事小,卻備受關注。“我們約談過多家物業企業,希望它們不要只用合同規定的‘硬手段’,還要多服務、多溝通,用好‘軟辦法’。”貴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和物業管理處處長溫俊說。
受訪群眾建議,對于協商議價中出現的問題,委托有說服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并邀請司法部門介入調解;同時,相關責任方也應積極改善設施條件,提升管理水平。
據半月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