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5月11日,甘肅甘南州臨潭半程馬拉松賽場上,來自河南的跑者楊文娟再次因為獨特造型火出圈。這一次,她穿的是尕娘娘(當地對女子的美稱)傳統服飾,手里仍然撐著那把小黃傘。
尕娘娘造型
事實上,從兩年前開始,楊文娟跑馬時都會穿著展現當地文化的特色服裝,有敦煌飛天、花木蘭、明末女將秦良玉、嫦娥、七仙女等等。刻意打扮是嘩眾取寵還是另有目的?跑步時又為何撐著傘?13日,封面新聞記者對話楊文娟,聊了聊她的跑步故事。
敦煌飛天造型
為何撐傘?
紫外線過敏 輕則皮膚紅腫重則呼吸困難
在馬拉松賽場上,人們總能通過那把黃色太陽傘一眼認出楊文娟,那已經成為她的標志性配飾。她為何撐傘跑步,不會影響成績嗎?
“我對紫外線過敏,有日光性皮炎,從小就這樣。曬太陽后輕了皮膚紅腫、脫皮,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復。”她說,自己曾戴帽子比賽,但是無法完全遮擋住面部;如果戴上口罩,又會影響呼吸和散熱。綜合考量,才決定撐傘。
花木蘭造型
為了增加安全性,會在手柄上纏幾圈醫用粘繃帶,她特別強調,進賽場前傘會過安檢,比賽過程中傘不離手,絕不影響其他參賽者。
“說完全沒有影響是假的,傘畢竟有重量,還會增加風阻,跑步時需要控制平衡。但是我跑步10多年了,如果不追求名次,撐著傘安全完賽是沒問題的。”她說。在臨潭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她就以2個多小時的成績順利完賽。
嫦娥造型
為何穿古裝?
帶動更多人去運動 借由跑步傳播當地文化
2023年4月10日,楊文娟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第一條跑馬視頻。出乎她意料的是,穿著正常運動服、撐著一把小黃傘的16秒跑步視頻,讓她收獲百萬播放量、漲粉2000。
“我這個身體情況,想要為國爭光很難了,為什么不借由跑步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呢?”從那以后,楊文娟開始發掘流量的價值。她的方法是每次比賽都會結合當地文化準備特色服裝,一方面可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人關注馬拉松,愛上運動。
參加越野賽的楊文娟
兩年來,她的多個造型都曾火出圈。在蘭州馬拉松賽道上,她手拿琵琶、豎著高高的發髻,扮成“飛天女神”;在安陽馬拉松賽道上,她手持短刀,變成女將軍“婦好”;在武漢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她手持長劍、換上戎裝鎧甲,展現木蘭英姿……
更讓她自豪的是,幾乎所有的比賽服,她都會親自改裝。“我會先讓設計師制作,再修改,讓服裝更符合我的身形,也更適應跑步的動作,讓我不容易受傷。所有的頭飾都是我親手縫制的,戴起來比較穩固。”每次賽前,她都會提前至少一個月準備服裝,而且會根據晴雨天氣、不同溫度準備好幾套。
一次次精心準備,讓她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的粉絲群體中有很多小孩,跑步的時候,歷史人物和故事在我身上具象化了,感覺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她說,“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好的評論,說我嘩眾取寵什么的。但是,當小朋友在賽場上對我的造型感到好奇,因為我的扮相開心的時候,我都會更加堅定,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
參加越野賽的楊文娟
曾獲百公里越野賽冠軍
卻不愿過分強調成績
楊文娟來自鄭州,從小就有跑步的習慣,從2011年開始參加馬拉松賽事,至今有10多年。不過,與大多數馬拉松愛好者不同,她比賽時從來不帶表、不關注配速,全憑身體的感覺調整節奏。
這也是她想傳遞的一個理念:對于一般大眾跑者來說,跑步的目的不應只是追求成績,更重要的是鍛煉身體。
正是秉持著這種想法,她才穿著古裝跑馬拉松,也愿意抱著玩的心態在百公里越野賽中欣賞沿途美景,甚至化身志愿者幫助受傷的對手,帶著其他人完賽。
楊文娟曾獲得百公里越野賽女子組冠軍
不在意速度,不代表成績不好。楊文娟曾在2023年沂蒙之巔百公里越野春季賽中奪得女子冠軍,“如果我認真跑,基本都能跑進女子前十名”。此外,為了獲得部分馬拉松賽事的免抽簽資格,她每年都要選一個陰天,穿著正常的跑步服跑一場,以獲得大眾精英跑者成績(女子全馬用時在3小時30分以內)。
她說:“我自己跑步的目標并不是一次次PB(“Personal Best” 的縮寫,意為個人最好成績),也不是獲得什么獎杯、獎牌,而是當我90多歲的時候想去哪里跑馬拉松,還能去跑。”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