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3日訊(編輯 馬蘭)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暫時性關稅削減舉措為美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喘息機會,也為今年的圣誕節留下了囤貨窗口。
多年來,美國零售商一直擁有一種“圣誕焦慮”,因為害怕自己無法完全利用圣誕節的節日效應來賺取利潤,美國零售商總是在圣誕節很久之前就開始為貨架采購囤貨。
而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實施145%關稅的過去一段時間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家美國企業能夠負擔這一難以承受的成本負擔,很多企業被迫暫停了對中國的訂單。
現在,美國零售商正在快速行動。咨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駐上海的高級合伙人Cameron Johnson對媒體表示,90天的窗口期應該能幫助很多零售商避開圣誕節災難。
有貨但漲價
受益于中美雙方貿易爭端的緩和,玩具制造商Basic Joy!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y Foreman高興表示,圣誕節得救了!
但他指出,30%的關稅雖然也是蠻重的稅率,但至少讓中國的貨物可以重新流入美國,一部分關稅可以通過利潤來消化,但消費者仍需面對價格的上漲。他希望關稅能夠進一步降低至10%以下。
Topo Athletic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Tony Post也承認,該公司不得不小幅提價以抵消關稅的影響。目前其在中國生產的跑鞋所面臨的總關稅為47%,仍遠高于1月份的17%。
他希望中美兩國能夠達成一項可接受的永久協議,該公司仍然希望與中國供應商繼續合作。
另一方面,雖然中美兩國的快速行動有望彌補之前貨運停滯留下的貨架空白,但不確定性和關稅成本仍可能造成部分商品的供應減少。
電子產品制造商Agilian Technology曾指出,考慮到通關和分銷環節,電子產品需要在9月初之前從中國運出,以便在11月底感恩節假期后立即上架美國。而制造、測試、組裝和包裝大約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供應商最好在3月就開始為這些訂單做準備。
4月的企業停產無疑讓市場對供應鏈彈性充滿擔憂,但對于美國企業來說,在90天盡力賽跑,或者說至少跑贏特朗普的下一次政策變動,已經成為當下的首要之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