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趕碳號科技
中美共同降關稅,對于光伏、儲能,稅率影響究竟有幾何?趕碳號幫你算一算。
01休戰,市場為之沸騰!
全球投資者對特朗普征收高額關稅而引發的貿易戰的緩和感到高興!
這場貿易戰,擾亂了全球金融市場、破壞了供應鏈,并引發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當然,西方社會普遍認為,30%仍然是一個高關稅率,因此很多人對于特朗普政府仍然持批評態度。只能說,中美雙方能達成現在這個結果,相當不容易!
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也就是說,這次談判以后,美方仍保留30%的新增關稅,中國仍保留10%的新增關稅。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的戰爭,終于由此出現重大轉機。
之所以說是“第一階段”,包括趕碳號在內的大部分人都會有類似認知:這場戰爭或許并未真正結束。另外,貿易戰以及供應鏈戰爭,從本質上說和科技戰、文化戰、金融戰一樣,都是大國之間博弈的不同側面。對此,我們不應抱有太多僥幸心理。
另外,這次取消的部分關稅稅率,并不是針對在這一輪貿易戰之前的稅率,而是部分自2025年4月8日以來、雙方互加的新增關稅,即:
美方承諾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關稅。
相應地,中方取消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反制關稅;針對美對等關稅的34%反制關稅,相應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剩余10%的關稅予以保留。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至于“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這一句應該如何理解,有關方面會有相應的權威解釋,在此就不作過多推測了。
現在看,雙方各降低115%的新增關稅,對于光伏、儲能企業,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02大陸的光伏產品,更加不可能輸美
這就基本上不用想了。這一輪貿易戰,沒受到任何影響的,恐怕就是國內光伏產能了。因為,大陸所有光伏產品輸美的通道,很早就關閉了。此次在原有稅率基礎上,又加征了30%的關稅,就更加不可能了。
雖然不可能,也要簡單回顧一下。中國大陸產光伏組件出口美國,將會被征收如下稅種:
1、201關稅,稅率:14.25%;
2、301關稅,稅率:50%;
3. 雙反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
反傾銷稅:36.5%(普遍稅率),反補貼稅:8.47%(普遍稅率),合計:約45%。
綜上,在這一輪貿易戰以前,累計總稅率:201關稅(14.25%)+301關稅(50%)+ 雙反稅(45%)≈109.72%
說明:上述三類關稅為疊加征收,適用于直接從中國出口的光伏電池、組件等產品。
現在,還要在109.72%的基礎上,再疊加這一輪30%的新增關稅,加總后約為139.72%。
03東南亞光伏產能,仍然兇多吉少
即使沒有在不到兩個月以后的上述“對等關稅”,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對于東南亞光伏產能的終裁,也已使之處于生死邊緣。今年6月2日,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做出最終損害裁定的最后時間。該機構大概率會批準。
紅線內為東南亞四國各企業“雙反稅”終裁稅率;來源:Info Link
也就是說,到今年6月2日,除馬來西亞產能尚有一線生機以外,其它三國產能只能轉向其它市場。
另外,中潤光能所在的老撾、鈞達即將去的阿曼、晶科能源與TCL中環正在開拓的沙特、天合光能正在開拓的阿聯酋、正泰新能所在的土耳其等國家,目前都具備一定優勢——因為不在本輪對等關稅的特別名單上,維持10%的基準關稅。
除了四國之外,如果還有一個反例,恰恰就是在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吃到紅利的橫店東磁。
公司所在的印度尼西亞,在這一輪貿易戰中相對比較危險。雖然,印尼并不屬于東南亞四國,亦不在“雙反稅”終裁及“反規避”調查名單上。但在本輪貿易戰中,美國已經將印尼納入對等關稅名單,適用于32%的稅率,豁免期為90天。顯然,美國已經盯上了印尼。
04真正利好的,是儲能!
5月12日,A股儲能產業指數大漲2.84%,凈流入為18.59億元。
來自畢馬威的分析報告顯示,美國鋰電池七成從中國進口,是我國鋰電池最大出口市場。近年來,我國對美國鋰電池出口金額不斷增加。2017年,我國對美國鋰電池出口金額為10.7億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額的 41.6%;到了2023年,出口金額已達132.2億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額提升到70.5%(圖25)。
除了中國外,韓國、日本、匈牙利、波蘭、德國等也是美國儲能電池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但近年來美國儲能電池從韓國和日本的進口份額不斷下降。2017年,美國儲能電池自韓國和日本的進
口份額分別為22.7%、20.8%,到了2023年則下降至8.1%、6.1%。
此外,得益于中國鋰電池企業紛紛在匈牙利投資設廠,2019年匈牙利開始成為美國鋰電池的進口來源地,2023年上升為僅次于中日韓的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圖26)。
美國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鋰電池的對美出口。
目前,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鋰電池執行的稅率呈現多階段疊加特征,具體構成因產品類型(如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生效時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以下是此次中美談判以后,美國對中國生產的鋰電池的稅率情況:
針對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阿特斯董秘許曉明今天向趕碳號表示,這一結果對于阿特斯儲能業務屬于實質性利好。目前,單純的光伏組件價值量在新能源項目中占比已經越來越小,儲能產品占比越來越高。除下述企業以外,趕碳號此前曾報道,阿特斯的美國儲能工廠,也已經在建設中了。
今年4月10日,科陸電子相關負責人在中關村儲能展上告訴趕碳號,他們公司有一船的儲能系統產品,就因為離港晚了幾個小時,就要被征收高達60萬美元的高額關稅。科陸電子與美國客戶溝通后,對方愿意負擔此項成本。趕碳號在想,如果這批貨物還未入關,那就能省下這60萬美元了。
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規定,進口貨物的關稅稅率通常以貨物進入美國時的有效稅率為準。因此,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關稅被取消或降低,到達時將適用新的稅率。這意味著貨物還在公海上時,關稅降低了,到達美國時將按照新的稅率繳納,而無需支付高額關稅。
所以,中美貿易戰之下,一筆生意是大賺還是大虧,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