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庭審后,在黑龍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法官張叢楊(左二)的引導下,小小與母親互訴思念之情。劉志濱祺 攝
“你不在孩子身邊,多拿點兒撫養費怎么就不行?”“你們就是為了多要錢!”不久前,黑龍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法官張叢楊第四次開庭審理了李某與甄某的糾紛案。
事情要從2021年說起。小小的父親李某與母親甄某因感情破裂而離婚,雙方約定婚生子小小由其母親甄某撫養,其父親李某每月支付1000元撫養費。離婚后不久,甄某因外出打工,將當時5歲的小小送進了寄宿制幼兒園。2022年春節,小小的爺爺老李以想念孫子為由,將小小接走與自己共同生活,老李和李某也相繼拉黑了甄某的電話,甄某與小小便失去了聯系。2023年底,李某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并索要其父老李在撫養小小期間的撫養費。法院判決小小歸李某撫養,甄某支付撫養權變更后的撫養費。后李某再次因老李撫養期間的撫養費起訴并撤訴。
如今,小小作為原告,李某作為其法定代理人,再次將甄某告上法庭,雙方激烈地爭論著撫養費問題。
想到當初只有5歲的小小如今已長成了9歲的大孩子,卻依然因父母離婚無法像同齡人一樣快樂成長,張叢楊決定讓小小參與庭審,嘗試能否讓孩子的“聲音”成為破局的關鍵。
“小小,這幾年,你和誰一起生活啊?”張叢楊輕聲地問。一直默默坐在旁聽席的小小,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迷茫和不安,慢慢地說:“我和爺爺生活在一起,我愛爸爸、媽媽和爺爺,我不想與他們分開。”稚嫩的聲音和眼中打轉的淚水,觸動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弦。
隨后,張叢楊溫柔地問小小:“小小,你愿意和爸爸、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嗎?”小小淚水滑落,哭著說:“我知道爸爸媽媽離婚了,我也知道我不能和你們一起生活,這幾年爺爺和爸爸對我很好,我不想讓媽媽擔心,也不想讓爺爺和爸爸不開心。”李某與甄某不約而同地看向小小,眼神中滿是愧疚和心疼。
甄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哭著跑過去一把抱住小小,這擁抱距離上一次已過去了整整三年。小小在甄某的懷里哭著訴說爺爺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對媽媽的想念。
李某在一旁無聲地流淚。張叢楊也眼含熱淚,聲音微微顫抖地說:“孩子是無辜的,大人之間的矛盾,不應該讓孩子來承受,撫養費的多與少,都不能彌補父母缺失的愛。”稍作冷靜后,甄某緊緊握住老李的手,率先開了口:“爸,謝謝你這些年對孩子的照顧,我真的很感激……”李某也逐漸平復了情緒,嘆了口氣:“算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這些年你也不容易,雖然感情沒了,但是孩子在,我愿意放棄一半的撫養費,只希望孩子能過得更好。”
最終,雙方在法庭上簽訂了調解協議。這場持續多年的撫養費糾紛,終于在親情的溫暖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他們討論著一起帶小小吃頓團圓飯、多久看一次小小,問小小想要什么禮物……走出法庭,小小左手牽著爸爸,右手牽著媽媽,那是他久違的幸福。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
記者:趙麗麗|通訊員:鐘月
責任編輯:劉潔|聯系電話:(010)67550743|電子郵箱:pinglun@rmfyb.cn
新媒體編輯:李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