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
海內外多地舉辦
鄧麗君逝世30周年紀念活動
而最令樂迷期待的
是一首從未曝光的遺作
幾年前環球音樂負責人
在制作精選輯時
打算整理過去的音源
從東京倉庫調取素材時
意外發現這首從未發表的音源
《情歌最愛夜霧時》
(ラブソングは夜霧がお好き)
將于6月25日發行
據介紹是首輕快的流行歌曲
該曲由作曲家三木剛
與作詞家荒木豐久創作
兩人曾為鄧麗君創作
《償還》《我只在乎你》
亞洲歌姬鄧麗君。(圖源:舟木稔及中央社)
鄧麗君長眠于臺灣新北市金寶山筠園。(圖源:中央社)
鄧麗君是20世紀后期
最具代表性的
華語流行音樂人物
也是當代華語音樂的先驅者
她的聲音
有一種天然的包容感
甜而不膩,柔中帶剛
其歌曲具有廣泛流傳性
時至今日仍被眾多歌手翻唱
好萊塢電影《尚氣》中
采用《但愿人長久》作為背景音樂
韓流歌手權志龍G-Dragon
2025年新歌《Drama》中
“你總是問我愛你,愛得有多深”
便是致敬《月亮代表我的心》
足證其音樂
對全球演藝界
依然具有啟發性
鄧麗君逝世25周年,“夢縈魂牽鄧麗君”回憶展于港鐵中環站舉行。(香港商報資料圖片)
2020年“夢縈魂牽鄧麗君”回憶展。(香港商報資料圖片)
鄧麗君逝世15周年,中華郵政發行紀念郵品。(圖源:中央社)
鄧麗君逝世20周年,中華郵政發行紀念郵品。(圖源:中央社)
▼ 傳奇音樂生涯 ▼
1967年,年僅14歲的鄧麗君
推出首張專輯《鳳陽花鼓》
上世紀70至80年代
她的歌曲風靡華人社會
更以多語言演唱
促進日本及東南亞等
亞洲流行文化交融
歌聲傳遍世界各地
在海外中餐館、華人超市
常能聽到她的天籟之音
印證著那句
“有華人在的地方
就有鄧麗君的歌聲”
1987年發行最后一張
國語專輯《我只在乎你》后
她逐漸淡出樂壇
進入半隱退狀態
1995年5月8日
因哮喘引發呼吸衰竭
鄧麗君于泰國清邁逝世
享年42歲
1974年鄧麗君獲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圖源: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1977年鄧麗君首場日本個人演唱會在東京新橋舉行。(圖源:鄧麗君官方Facebook)
1978年香港利舞臺個人演唱會。(圖源: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不朽的藝術成就 ▼
鄧麗君曾獲得
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稱號
其影響力亦超越華人圈:
日本昭和時代五大歌姬
三度登上日本紅白歌會
2010年美國CNN將她列為
過去50年全球最知名20位音樂家
1984年鄧麗君臺北中華體育館演唱會。(圖源:中央社)
1985年參加日本NHK演唱會。(圖源: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舟木稔是1973年勸鄧麗君到日本發展的關鍵人物。鄧麗君在日本大紅大紫之后,在歐美及亞洲多地發展其歌唱事業。(圖由中央社提供)
鄧麗君在新北市的母校是不少歌迷的朝圣地,此圖攝于2011年,時任校長柯份介紹鄧麗君年幼時曾留影的水池照片。(圖源:中央社)
▼ 香港特別紀念 ▼
鄧麗君與香港淵源甚深
香港春天實驗劇團
將于8月推出音樂劇
《當焦媛遇上鄧麗君》
致敬這位傳奇歌后
音樂劇《當焦媛遇上鄧麗君》由高志森聯合導演。
該劇聯合導演高志森
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
鄧麗君演藝生涯
有一段重要日子在香港度過
香港人對她特別難忘
《當焦媛遇上鄧麗君》由舞臺劇演員焦媛主演。
他說,《當》劇的主角焦媛
聽著鄧麗君的歌曲長大
將通過傳神演繹
帶觀眾回味鄧麗君的往事
與歌唱生涯代表作
在偶像更迭的今天
為何我們依然難忘鄧麗君?
答案或許就藏在
那穿越時空的歌聲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