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突破3億,意味著每5個人中便有1位老年人。銀發浪潮的到來,也為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課題:如何在鏡頭語言中映照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社會價值與生命故事。由張國立、佟大為、梅婷、許娣、周野芒領銜主演,楊童舒、嚴曉頻、丁嘉麗、鄔君梅特別出演,張豐毅、韓童生特邀主演的都市老年婚戀輕喜劇《我的后半生》將于5月15日起登陸江蘇衛視。該劇堪稱銀發版“非誠勿擾”,直面老年人作為獨立個體的精神需求,講述了文學系退休教授沈卓然在發妻去世后開啟相親之旅,并在不同情感經歷中收獲新的成長的故事。
張國立領銜全戲骨陣容,詼諧呈現銀發婚戀
70歲的老人還需要愛情嗎?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圍繞沈卓然(張國立飾)的相親故事,用輕喜劇消解了老齡化議題的沉重感,撕開了當代社會對老年情感需求的認知盲區。
劇中,沈卓然在妻子離世后,想要通過相親抵御孤獨,卻在與不同女性的情感故事中屢屢碰壁。與楊童舒飾演的護士長連亦憐兩情相悅,卻在即將步入婚姻殿堂之時遭遇了“愛情與面包”的現實拷問;與嚴曉頻飾演的女科學家聶娟娟志同道合,但因為后者癌癥復發而分道揚鑣;與丁嘉麗飾演的工會干部呂原互有好感,但三觀和性格成為了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與酷似亡妻的樂水珊漸生情愫,但“宛宛類卿”讓他們的感情總是有第三個人存在……《我的后半生》用輕松幽默的劇情,呈現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引領社會大眾重新審視并理解步入人生后半程的生命個體所擁有的豐富情感、多元需求與無限可能。
除了關注銀發群體的晚年生活之外,該劇還通過對佟大為飾演的沈青、梅婷飾演的劉麗娜夫婦的塑造,展現了中年人的現實困境。劇中,他們既要調和父親再婚引發的各種家庭矛盾,又要背負著職場晉升、夫妻關系的多重壓力。他們的生活恰似萬千家庭的縮影,為觀眾化解家庭矛盾提供了更溫情的范本。
梅婷大秀南京話,將最鮮活的南京搬上熒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部講述當代都市人生活百態的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南京,劇中融入了相當多的南京元素。從梅婷的南京話,到新街口、紫金山天文臺、四牌樓、繡球公園等場景地標,再到徐家鴨子、綠柳居馬蹄糕、咸香豆腐腦等特色美食,該劇用最生活化的鏡頭呈現了最鮮活的南京城。
5月12日下午,“吾心歸于寧——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南京粉絲見面會”在藝術金陵文化創意產業園博愛樓禮堂舉行。該劇主創團隊亮相,講述了他們與南京的不解之緣。劇中,梅婷成功塑造了爽利潑辣又溫暖的南京女人形象。作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能在家鄉拍戲、用南京話說臺詞,梅婷感到十分開心。活動現場,她深情表白道:“南京是一座從電影里走出來的城市,陰雨綿綿時像曖昧的柔焦;晴空白日里,明艷動人,每一幀都有經久不衰的配色。我有幸成長在這部電影里。”當她被問道有沒有想嘗試近期網絡上爆火的“集慶門頭”時,梅婷笑著回答:“暫時我本人還沒這個打算,但是我接下來一部劇要演一位美發師,我會考慮把這個發型用上去。”
“劇中那些場景——繡球公園的晨練、科巷菜場的叫賣聲、頤和路的梧桐,都是我記憶中最鮮活的南京。”編劇藍小汐說。“南京的城市氣質與這部劇的主題高度契合。這里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現代的活力,完美詮釋了‘后半生’的豐富可能性。”制片人黃瀾表示,劇中的南京元素不僅推動了故事發展,更細膩展現了人物的情感,讓觀眾深切領略到南京的獨特魅力。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李洪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