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持續提升全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湯梅作主題發布,并聯合副主任再那吾東·玉山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通報了自治區近年來在醫療資源優化、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及便民惠民改革等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效。
(新聞發布會現場 帕茹扎·哈不漢攝)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努力實現“大病不出疆”目標
近年來,新疆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成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投入運營。北京兒童醫院新疆醫院疑難危重病種覆蓋率達81.62%,累計開展137項新技術;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醫院危重癥患者占比55%;中山大學喀什醫院疑難危重癥占比68.87%,轉診率僅0.06%。克拉瑪依市區域醫療中心等3個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已投用,哈密市區域醫療中心計劃2025年底運營,全區跨省就醫比例顯著下降。
優質資源向市縣延伸 筑牢“一般病不出縣”防線
針對市縣醫療能力提升,新疆組織22家三級醫院“托管式”幫扶40家縣級醫院,通過人才派駐、管理優化、技術平移等措施,受援縣醫院外轉率同比下降3.63%,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提高5.76%。同時,全區建成58家互聯網醫院,累計服務患者50萬人次,通過“互聯網+醫療”打破地域限制,讓基層群眾便捷享受優質資源。會上特別提到,2024年新疆新增8個國家級和19個自治區級臨床重點專科,全區累計建成55個國家級、358個自治區級重點專科,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全面推進 夯實基層醫療網底
新疆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基層醫療改革重點,2024年全區達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標準的縣(市、區)比例達到86.05%。通過牽頭醫院包聯幫扶、設備升級(投入3.5億元國債資金更新基層設備)、人才補充(招錄1149名大學生村醫)及資源共享中心建設,基層診療能力顯著增強。2024年,鄉鎮衛生院上轉患者10.18萬人次,二級以上醫院下轉16.36萬人次,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85.99%和84.15%,群眾“家門口看病”愿景逐步實現。
便民舉措落地見效 群眾就醫獲得感持續提升
新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2024年7月實施的“一號管三天”服務惠及357萬余人次,滿意度超90%;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覆蓋377個項目,累計互認50余萬份,節省患者就醫費用近5000萬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覆蓋“一老一小”及慢性病患者,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實現7項服務“一網通辦”。此外,延長門診時間、預留轉診號源、周末疫苗接種等細節優化,進一步提升了就醫便利性。
深化資源下沉 讓幸福更有“醫”靠
未來,新疆將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加快縣域醫共體全覆蓋,強化“互聯網+醫療”應用,完善分級診療體系,確保各族群眾享受更公平、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醫療改革將以眾多‘小改革’托起民生‘大幸福’,讓群眾健康獲得感成色更足。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聚焦群眾看病就醫的切身利益和感受,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讓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更有“醫”靠!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帕茹扎·哈不漢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