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傳來一個讓中國體育圈炸鍋的消息。
曾經放話“要培養100個世界冠軍”的李永波,突然辭職了。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轉身就跑去了馬來西亞,包下200畝荒地,當起了榴蓮農夫。
“國家隊教練跑去種水果?瘋了吧!”
但如果你了解他的人生,就會明白:
這個倔了一輩子的東北漢子,從來只按自己的規則活。
1962年,大連工人家庭出生的李永波,從小就是個“問題兒童”。
他小時候練過武術,學過跳舞,唯獨對球類運動著迷。
李永波在打羽毛球上天賦很高。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就被選入了遼寧省羽毛球隊。
然而,省隊教練第一次見他直搖頭,“個子矮,脾氣臭,根本不是打羽毛球的料!”
因為性格固執,再加上身高問題,他兩次被省隊退回。
可把他大哥急壞了,大哥心想,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就這么廢了。
于是,大哥親自上陣,每天帶著他早起鍛煉,拉伸身高、練習體能,哪里不行就補哪里。
大哥的這番苦心沒有白費,李永波回歸省隊。
1984年全國聯賽,他硬拼兩個多小時,干掉福建隊主力,給遼寧隊立了大功。
回來后,李永波成為了主力選手。
接下來的兩年,他更是勢如破竹,連續獲得全國單打和雙打冠軍。
1984年,他與田秉毅聯手,在世錦賽男子雙打中摘得亞軍。
三年后,他們為中國贏得了首個男子雙打世錦賽冠軍,從此成為了羽壇的新秀。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這倆人那可是拿獎拿到手軟,先后奪得六次國際賽事的冠軍。
歲月不饒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傷病也越來越多。
1992年,帶傷參賽的李永波,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堅持到最后。
他贏得了寶貴的銅牌,從此結束了他的運動員生涯。
“別人越說我不行,我越要干出個樣子。”
這股狠勁,貫穿了他的一生。
剛退役的李永波,面臨兩個選擇,他卻選了最難的一個。
國外球隊開百萬年薪挖他,他卻接了國羽這個“爛攤子”。
1993年,正是中國羽毛球隊最艱難的時期。
人才斷層,新老交替出現了大問題。
老將們紛紛退役,新隊員又難以擔當大任。
整個隊伍士氣低迷,在賽場上連連失利。
李永波在接過這個爛攤子后,就放出豪言。
“我要培養出100個世界冠軍!”
這話一出口,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在吹牛,根本沒人把他的話當回事兒。
李永波上任之后,立馬就實施了他的“魔鬼訓練法”。
他制定了非常嚴苛的訓練計劃,他的改革簡單粗暴。
早晨6:45訓練,遲到一次罰停賽;女雙隊員接不住球就別吃飯;獎金和世界排名掛鉤,直接激勵隊員。
雖然暴力,但效果立竿見影,提高了隊員的積極性。
然而,1994年中國羽毛球隊在比賽中表現慘淡,一個冠軍也沒拿到。
大家對教練李永波的能力開始質疑。
李永波決定從不被重視的女雙項目入手,親自做陪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艱苦訓練后,奇跡出現了。
1995年,在蘇迪曼杯羽毛球賽上,中國隊捧起冠軍獎杯,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洛桑奇跡”。
這場勝利,所有人都對李永波刮目相看。
最經典的畫面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葛菲與顧俊這對黃金搭檔,在羽毛球女雙項目中摘得桂冠。
她們成功為中國羽毛球隊拿下首枚奧運金牌,創造了歷史性突破。
這些成績都是他用“魔鬼訓練”硬啃下來的。
這枚金牌,讓中國羽毛球隊在世界羽壇上揚眉吐氣。
此后,李永波帶領著中國羽毛球隊走向巔峰。
1998年,女隊成功摘得尤伯杯桂冠;
2004年,男隊時隔12年再度捧起湯姆斯杯。
中國羽毛球隊終于實現了“大滿貫”。同時包攬了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和尤伯杯三項大賽的冠軍。
在李永波執教的24年里,中國羽毛球隊共培養出92位世界冠軍。
勇奪18枚奧運金牌和43枚世錦賽金牌。
憑借這些輝煌成就,李永波成為了中國羽毛球界的傳奇人物。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998年,國羽內部“暗流涌動”。
隊友李矛帶頭發起聯名舉報,指控李永波“克扣獎金”。
雖然后來查無實據,但裂痕再也無法彌合。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雙隊員于洋/王曉理因“消極比賽”被取消資格。
所有矛頭,都指向李永波,他被指責管理不善。
面對爭議,他的回應很直白。
“競技體育只看金牌。要是心疼隊員,不如去跳廣場舞。”
2017年,55歲的李永波,突然遞交辭呈,卸任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
他說:“在競技場上,金牌是唯一的衡量標準,但這么多年下來,我真的累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卸任后的李永波跑到馬來西亞,扛著鋤頭種起了榴蓮。
為了種植成功,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種地也帶著冠軍標準。
引進“樹冠分層法”,讓每棵樹日照均勻。
親自試吃上百個榴蓮,糖度低于35%的直接淘汰。
包裝印上92枚金牌圖案,取名“冠軍牌”。
如今,“冠軍牌”榴蓮已經創下了“百萬銷售記錄”,這可是對李永波最大的肯定。
妻子謝穎笑他:“比帶國家隊還較真。”
這個曾為他放棄工作的女人,如今陪他在榴蓮園里看夕陽。
李永波的成功,離不開那個默默支持他的妻子謝穎。
他們倆在遼寧省體育訓練基地相識。
那時候,羽毛球隊和藝術體操隊共用訓練場地,讓他們有了互動的契機。
從那以后,他們的感情逐漸升溫。
李永波為了追求謝穎,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他得知謝穎的父親喜歡足球,就讓在沈陽的鐵哥們幫忙。
時不時給岳父送幾張球賽門票,賽后還和岳父聊比賽,讓岳父對他刮目相看。
李永波曾寫過一封長達九十八頁的書信,洋洋灑灑超過萬字。
他們相戀八年,1991年終于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謝穎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成為李永波事業發展的重要助力。
如今,60歲的李永波和謝穎,兩鬢斑白,但感情依然恩愛如初。
雖然李永波去種榴蓮了,但他對羽毛球的熱愛卻從未減少。
他成立了一家羽毛球俱樂部,繼續培養羽毛球人才。
去年有網友在吉隆坡偶遇李永波。
白發多了,肚子圓了,但提到羽毛球眼睛還發亮。
“俱樂部剛收了批孩子,有幾個苗子不錯……”
或許就像他種的榴蓮,外殼扎人,內里卻甜得濃烈。
這個執拗了一生的男人,終于學會與自己和世界和解。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