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撥北京電話背后:關稅博弈與全球貿易戰的深層博弈
一覺醒來,特朗普最迫切的行動或許是抓起電話打給北京。這位以“交易藝術”自詡的美國總統,在日內瓦談判后罕見釋放善意信號,宣稱中美關系已“全面重啟”,甚至暗示本周末將與中方領導人通話。但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熱絡”,實則暗藏關稅博弈的刀光劍影。
關稅暫緩:90天的信任考驗
此次談判中,雙方雖同步下調115%關稅,但關鍵細節耐人尋味:24%的關稅僅暫停90天,且需以“技術談判成果”換取永久豁免。這意味著,若未來協議未達預期,美國消費者將面臨物價反彈風險——據耶魯大學測算,現行關稅已讓美國家庭年均損失2800美元,低收入群體首當其沖。特朗普政府急于“趁熱打鐵”,財政部長貝森特直言,美方計劃數周內啟動技術談判,試圖在關稅倒計時前鎖定協議。
中方立場清晰:警惕“特朗普式反復”
歷史教訓讓中方保持高度謹慎。2018年5月,中美曾達成暫停貿易戰共識,但僅月余后,特朗普便單方面撕毀協議,將10%關稅陡增至25%,引發中方強硬反制。彼時中國商務部痛斥美方“發動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這一評價至今仍被頻繁引用。如今,中方要求美方“保證不重新提高關稅”的訴求,正是對特朗普信用破產的直接回應。
全球圍獵:從“各個擊破”到“虛張聲勢”
特朗普的談判策略本欲“先安內再攘外”:通過與英國、中國等國達成小范圍協議,形成示范效應,迫使其他國家讓步。然而現實卻潑來冷水——除中英外,美國與15國談判鮮有進展。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拒絕“無汽車關稅協議”,歐盟更以千億美元報復清單反制,特朗普所謂“美國掌握所有牌”的豪言,在歐盟強硬態度下淪為笑談。
中方策略:底線思維與反制藝術
面對特朗普的“電話攻勢”,中方展現出成熟博弈智慧:一方面以“對等關稅”回應挑釁,另一方面通過稀土出口管制、科技限制等籌碼掌握主動權。這種“以靜制動”的戰術,反而讓急于求成的美方陷入被動。正如7年前貿易戰所證明的——當特朗普的威脅淪為“狼來了”的鬧劇,國際社會逐漸看清:虛張聲勢者,終將自食其果。
結語:通話易,信任難
若周末通話成真,這將是特朗普二度執政后首次與中方領導人直接對話。但比起電話線的接通,更關鍵的是雙方能否跨越“特朗普式反復”的信任鴻溝。關稅戰沒有贏家,而真正的交易藝術,始于言出必行的契約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