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朗普政府征收“對等關稅”的一個月以后,經過中美會談后,美國最終還是把對中國多加的那部分關稅給取消了。
特朗普的決定讓很多國家都感到意外,尤其是平日里和美國往來密切的歐洲國家。
5月13日,《法國世界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是如何讓特朗普屈服的?
法國媒體認為,中國做對了這四件事。
稀土管制
《法國世界報》分析稱,由于特朗普在宣布加征巨額關稅的一周后,對大多數國家實施“緩刑”,暫停收取加征部分的關稅,只把矛頭對準中國。
因此中方就對美國給予了強烈的反擊,不僅對美國商品加征同樣高的關稅,并且還限制了稀土等稀有金屬的出口許可。
為什么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對美國的影響這么大?
舉一個眼前的例子,20年前我國的很多村子還沒有通電,用水基本也都是靠水井,村村通路更是沒有普及,一下雨到處泥濘不堪。
直到2024年,中國的發電量就已經突破10萬億千瓦時,位列全球第一,發電量是第二至第五名的總和。
正是因為村村通路、村村通電,大山里埋藏的礦產才能運到工廠里,工廠中生產的商品和建材也能運回大山。
山東濱州的常住人口不到400萬,僅是省會濟南的一半,但這里的用電量卻始終保持在全國前五,僅次于北上廣這些特大城市。
這些電都到哪兒了?自然都是用在工業生產和礦產開發。中國不僅擁有龐大的稀土儲量,稀土元素的精煉技術也是西方國家無法相比的。
在中國宣布出口限制之后,美國的航空航天和軍工產業就只能陷入停滯狀態。以至于在5月9日彭博社援引的消息中,“請求中方取消出口限制”就已經被美國列為了愿望清單。
中國的凝聚力和美國民眾的怨言
在《法國世界報》的分析中,中國之所以能在美國單方面發起的關稅戰中堅持到最后,就是因為中國人民有著無與倫比的凝聚力。
或許在2018年特朗普“1.0”時代,在第一次聽到“貿易戰”這幾個字時,國內民眾心里還會有些緊張,擔心手機電腦這些產品漲價漲到自己買不起。
結果在中方發起對等反制后,人們發現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似乎有些虛胖,我們還沒感到怎么不適,反倒美國消費者都開始緊張起來。
而在這次關稅戰中,美國民眾的心態就更不好了。因為中國貨船停運,導致美國各大港口一天到晚收不到一個訂單,港口周邊的貨運工人時刻面臨失業的風險。
另一些不擔心失業的美國人就開始乘飛機到中國購物,什么洗發水沐浴露,這些我們平時逛超市看都不看一眼的商品,在美國人眼里仿佛成了“金疙瘩”一般。
原因就是即便他們搭上往返路費和增值稅,親自到中國購買的商品也比經美國零售商轉手一次的“高關稅”貨物更劃算。
這同樣也是法國媒體分析中的第三個原因。
《法國世界報》表示,中方可能是提前預料到了中國商品對美國民眾的重要性,以至于在關稅戰中“押寶”美國民眾會先受不了,美國政府出于社會壓力,到頭來只能被迫撤銷高關稅。
除了美國一些游客到中國商場“囤貨”以外,美國港口官員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也在4月底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
這些人表示,自己港口和倉庫的庫存已經快賣完了,如果特朗普再不降低關稅,美國商場的貨架很快就會變得空空如也。
與此同時,中方也一再重申絕不妥協,“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法國媒體分析稱,中方這樣做并不只是為了向特朗普政府施壓,讓對方降低關稅。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國完全有底氣正面抗衡美國的霸權,中國人民強大的凝聚力可以讓他們在困難面前攜手共進,完全不用懼怕外部帶來的威脅。這些表現無一不在展現中國已經是個“強國”。
而美國國內的“怨言”還不只表現在普通消費者身上。在中國暫停進口美國大豆以后,美國西南部農場主的生活也不好過。
就在今年3月初,中國海關剛查到了原產自美國的大豆攜帶病蟲害,暫停了三家大豆公司的進口資質。
如今美國農田里的大豆再有3個多月就要收獲了,一旦中國貨船不來收購,美國農民可能就要上演“大豆滯銷,幫幫我們”的經典場面。
同時,這些美國白人農場主也是特朗普競選選票的基本盤,一旦他們出了問題,對特朗普的中期選舉也會造成影響。
中國經濟的韌性
法國媒體口中的最后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經濟超乎尋常的韌性和穩定性。
截止到5月9日,也就是中美正式會談的前夕,中國上個月的出口增長率為8.1%,比一季度的5.8%還要高。
要知道,這樣的數據還是算上了對美出口負增長的大前提,足以可見中國商品完全不依賴美國市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商品質量好,不管在哪里都能找到賣家,需求量甚至比美國的還要多。
為什么中國出口能維持這么高的韌性?
中國商品的一大特點就是“新”。這里的新并不是說商品的生產日期新,指的是中國企業能更充分地考慮用戶需求,制作出來的東西使用體驗更好,和西方很多老舊設計比起來“更新奇”。
就拿新能源產業舉例,即便中國周邊有日本和韓國兩個芯片和汽車出口大國,在新能源電池等行業優勢并不大。
在中國車企依然能夠脫穎而出,在2023年全球前十的電動汽車供應商中能占有6個份額,占據了全球6成的電動汽車市場。
其實,法國媒體所說的這四件事,或者說是四個原因,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產品的質量如何,那些頂著高關稅也要去商場購買的美國消費者最有發言權。
特朗普看不到這個現實,執意要閉著眼高呼所謂“讓制造業回歸美國”,最終只會讓美國制造業白白承受更多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