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松下效率屬實有點高,務實的LUMIX S1R2給L卡口用戶帶來了兼顧視頻與平面創作的準全能使用體驗。這才沒過幾個月另一臺二代機也拍馬趕到,LUMIX S1M2能給我們帶來多大驚喜呢?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這臺新機器。
松下LUMIX S1M2在外觀方面沒有太多可講的,和松下LUMIX S1R2共用同一個機身模具,不同的是松下LUMIX S1M2使用了部分堆棧式的2410萬像素傳感器。
雖然這塊傳感器在其他品牌機身上已經展現其高速讀取速度帶來的強悍實力,但畢竟不同品牌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對于主打視頻拍攝的松下而言,部分堆棧式傳感器帶來的收益顯然是要大得多的多。
視頻規格方面,相比于使用了IMX410的松下S1H/S5M2等產品,4K/60P從1.5倍裁切提升到了無裁切,并且提供了1.5倍裁切的4K/120P錄制能力。相比于高像素機身的合并采樣無裁切4K/120P視頻錄制規格,松下LUMIX S1M2的1.5倍裁切4K/120P在拍攝中反而可以“偷”一點焦距,方便用戶記錄美好的瞬間。
視頻截圖
甚至對于一些希望拍攝超高速慢動作的用戶,松下提供了全高清分辨率下的240P錄制能力。畢竟目前有些短視頻平臺使用豎拍的全高清素材也妥妥夠用了。同時因為讀取速度更快了,所以松下LUMIX S1M2的果凍效應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理論上6K超采樣的4K視頻錄制,讀取速度能夠在10ms以內,而之前的S5M2讀取速度要超過20ms。這方面的提升對于需要快速且激烈的運鏡時幫助很大,也是這一代新機身提升最大的方面。
視頻截圖
同樣因為傳感器讀取速度的提升,能夠明顯感覺到松下LUMIX S1M2在對焦速度方面又有了進步。我在最近的拍攝中能夠感覺到焦點切換的速度和穩定性都比我平時用的S9要好一些。同時在人像拍攝領域新增了城市運動的對焦檢測模式,可以方便拍攝一些極限運動。
這次的雙原生感光度并不是和LUMIX S9/S5M2那樣800/4000兩檔,而是640/5000兩檔,和圖片的兩檔并不是8倍關系。同時和LUMIX GH7一樣,后續可以通過購買密鑰的方式開啟Arri家的Log曲線,去融入Arri的工作流。
同時這臺機器提供了GH6類似的高動態范圍模式,可以犧牲一半幀率獲得更高的動態范圍,基準感光度是ISO1000。按照官方說法此時的動態范圍是15檔而在普通模式下為14+檔,我們也在同場景進行了對比測試,確實有點差別但也不是很明顯。
拍照方面同樣有驚喜,松下LUMIX S1M2的電子快門連拍直接給到了12bit的70張/秒連拍,或者如果想要保證質量的話,14bit色深下也有60張/秒連拍能力。也就是說除了索尼Alpha 9 III和奧之心OM-1 II(奧之心的120張/秒連拍不支持AF/AE跟蹤)之外,松下LUMIX S1M2已經是目前行業內連拍性能第三強的機身了。
可惜的是,目前松下原廠并沒有與LUMIX S1M2配套的超長焦鏡頭,如果真的想追求極致的生態攝影或者體育攝影還得使用L卡口聯盟其他成員的旗艦長焦鏡頭。希望松下能夠重視起超長焦的鏡頭群建設,不能讓這么好的性能浪費了。
焦距:85mm 光圈:F2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300s
所以目前我們能買到的兩臺部分堆棧式傳感器機身,松下雖然能夠在連拍速度上更占優勢但實際上主要賣點還是在視頻拍攝領域。它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于很多人心目中“松下S1H2”的性能參數了,對于追求更強視頻拍攝規格的用戶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另一臺其他品牌的部分堆棧式傳感器機身則更注重拍照同時兼顧一定的視頻拍攝,實際和松下這臺相機并沒有太強的競爭關系。
ISO12800視頻截圖
同時相比于索尼系統的一些“暗光神器”,松下LUMIX S1M2確實也沒有能夠做到那么喪心病狂的暗光拍攝能力。但2400萬像素也保留了松下兼顧圖片拍攝的能力,而非一臺純粹為了視頻而生的機身。
視頻截圖
但很多人就要說了,無論是堆棧式還是部分堆棧式傳感器,在動態范圍和高感表現上都是要遜色于背照式傳感器的。如果沒有高速連拍和視頻拍攝需求的話,是不是不用升級,繼續用S5M2就可以了?
實際上雖然S5M2與S1R2/S1M2共用了不少機身零部件,但兩者之間也還是存在比較多差別的。如果選擇松下LUMIX S1M2,那么你可以得到更好的使用體驗(直接用左肩的撥桿切換圖片/視頻/快慢動作拍攝,且色彩設置獨立),得到自由度更高的翻轉屏幕和分辨率更高的EVF取景器,以及成本更低的CFe卡槽。
那我既想要S5M2這樣相對較高的圖片質量,又想要S1M2這樣更優秀的機身怎么辦?松下也想到了,所以這次還有一臺用了S1M2機身+IMX410傳感器的產品,那就是S1M2E。可惜我并沒有拿到這臺S1M2E,所以只能“腦補”一下這臺“究極版IMX410”,理論上它適合對機身操控體驗更有需求,但對視頻規格和連拍速度要求不那么高的用戶。
最后我想聊聊這次使用的鏡頭,也就是松下同步推出的24-60/2.8。這支鏡頭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沒那么小”,因為77mm的濾鏡口徑且鏡身相對較粗。實際上無論是544克的重量還是84mm的鏡頭長度,松下24-60/2.8是毫無疑問的“輕便大三元”,并且保留了廣角端24mm的視角。
焦距:24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640s
100%放大截圖
考慮到松下機身在拍攝視頻時可以裁切去“賺長焦”,實際這支鏡頭可以覆蓋24-90mm這段,這個焦距是不是非常眼熟了?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50s
100%放大截圖
這支鏡頭給我的感受就是畫質全程在線的同時焦外虛化是相對比較柔和,對焦也是一如既往的穩定靠譜,是一支真正能夠平替大三元標準變焦的輕便大三元。全焦段都有很不錯的近攝能力,其中最大放大倍率出現在30mm。
視頻截圖
如果你已經用倦了套機鏡頭,那么這支松下24-60/2.8是你升級標準變焦的可選項之一。從20-60mm升級上來幾乎不需要任何的適應時間,77mm的濾鏡口徑,理論上可以與松下14-28mm&70-300mm&70-200/4形成組合,方便共用濾鏡。
至于是選擇24-60mm好還是28-70mm好,我覺得核心差別還是在于你想不想專門再置備一支廣角鏡頭。如果不想再多買一支鏡頭的話,24-60mm或許是更“萬金油”的那個選擇。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50s
總的來說這次松下的新品我覺得還是誠意非常充足的,接下來就看松下的定價如何了。就性能上來說它畢竟給出了LUMIX S5M2幾乎翻倍的視頻拍攝能力,很難太便宜。同時我也好奇松下24-60/2.8的定價,到底會比副廠輕便大三元貴多少,畢竟這是第一支帶24mm的輕便大三元。后續我們會持續給大家報道有關于松下新品的內容,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