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綠意盎然中的南沙河畔,晨光中身著橙衣的環衛工人正操作著靈巧的高壓小掃車,為花崗巖步道做深度“潔面”;無人機盤旋的嗡鳴聲里,河道清理船精準打撈起漂浮物;新補栽的綠植隨風搖曳,市民在平整的彩色步道上悠閑漫步……這幅“水清岸潔景美”的生態畫卷,正是鞍山城市管理針對南沙河改造的最新答卷。
2024年12月啟動市場化運營以來,鞍山市城市管理局以“繡花功夫”推進南沙河流域綜合治理。通過“科技+機械+人工”的創新模式,讓這條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河流煥發新生。在河道兩岸15公里景觀帶上,50余臺專業設備與100余名養護人員編織起全天候管理網絡,構建起“全時守護、全域覆蓋”的現代化管護體系。如何精準治污打造“無塵走廊”?鞍山市創新實施的“機械方陣+人工戰隊”聯合作業模式,讓傳統環衛實現智慧升級。10臺手扶式雪滾車與4輛高壓小掃車組成“特勤分隊”,對花崗巖路面、景觀雕塑進行毫米級清潔;實時調度20輛小型掃保車,確保垃圾滯留不超過15分鐘。
針對市民反映的市政設施痛點,鞍山市建立“發現-響應-修復”全鏈條機制。全面排查人行道板損壞狀況,根據損壞程度制定詳細的更換修復計劃。針對擋車器缺失、損壞問題,及時指導服務單位實地測量記錄,迅速完成采購、安裝與維修,有效規范了車輛停放秩序,減少了亂停亂放現象。針對缺失的道路條石,在勘查確定數量和規格后,及時采購補裝,同時對周邊條石進行檢查加固,全方位保障道路設施的完整性。
曾經人工巡查河道效率低下,且容易遺漏問題。如今,無人機的加入徹底改變這一局面。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設備,如同“天眼”一般在南沙河上空盤旋,能夠快速掃描大片區域,及時發現隱藏的垃圾和漂浮雜物,并通過實時傳輸畫面,為工作人員提供全面的河道狀況信息。 河道清理船在無人機引領下,快速高效地清除水面垃圾漂浮物,形成立體融合,大大提高了巡查的效率與精準度。同時,人工與機械化的協同配合發揮出強大作用。機械化設備負責大面積垃圾清理,人工則專注于河道邊角、縫隙的精細化清理和綠植養護,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南沙河治理工作邁向新高度。
“現在的南沙河就像會呼吸的城市緞帶。”每天晨練的市民如此感慨,“以前躲著走的衛生死角早已大變模樣?!卑吧绞谐鞘泄芾砭贮h組書記、局長朱大勇表示,南沙河治理只是鞍山城市更新行動的開篇之作。未來將繼續深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機制,把每一條街巷都打造成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讓鞍山不僅有工業的力度,更綻放出生態的柔美。如今南沙河這條煥新的母親河,一幅“推窗見綠、漫步賞景、親水樂活”的宜居圖景,正徐徐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