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群眾在“瑪上辦”問政平臺上反映學生公交出行難問題后,交管部門聯動公交公司迅速優化運營方案,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匹配全縣中小學學生作息,以此調整發車時刻、加密高峰班次、升級車型配置,有效緩解學生候車時長與車廂擁擠等問題,護航學子通勤安全高效。
瑪納斯縣通過“瑪上辦”平臺快速響應群眾的訴求,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完善了“突出問題到流轉、解決,實現整合政務熱線、網格管理”等功能,建立了“收集—交辦—督辦—反饋—媒體監督”,從問題上報到完美解決實現全程閉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看似都是普通的小事,卻折射出昌吉州基層治理的快捷化、精準化、智能化、便民化,體現了昌吉州自上而下各級政府“民生無小事”的服務理念。
此次瑪納斯縣的“公交故事”,就是昌吉州基層治理的巨大變化,基層治理打破以往“理論文字”的束縛,以小見大高效地解決群眾身邊“民生小事”的生動實踐。又如,針對全州普遍存在的“停車難”問題,“瑪上辦”通過數據分析優化車位配置,并聯動交警、城管等多部門實施動態管理。這種辦事效率,本質上是數字技術讓政府服務跑出“加速度”。通過“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用數字化暖人心,增強百姓的獲得感、認同感,真正實現了“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從縮短通勤時間的“公交故事”,到解決社區噪音、管道老化等“瑣碎難題”,基層政府以數字化工具為抓手,將治理重心下沉至群眾“家門口”,讓全州各族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讓黨員干部提振了信心,堅定了決心。目前,昌吉州各縣市陸續推出如“瑪上辦”“吉事通”等平臺,這是昌吉州黨委政府堅持問題導向,抓住當前市民反映強烈、亟待解決的治理難題,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傳統優勢,實現短時間內見到明顯成效。
昌吉州的實踐表明,基層治理現代化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通過數字化工具重構治理生態,在效率與溫度之間找到平衡點。當“數治”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橋梁,治理便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服務”,方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持久動能。這種“技術賦能+人文關懷”的雙輪驅動,正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最深層邏輯。
來源:昌吉州黨委網信辦
編輯:王 威
監審:羅 青
終審:吳 濤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發布網信政務信息
解讀網信政策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