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中美經貿高層會談近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方高層近日在出席中方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并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中美雙方將盡快敲定相關細節,并將于近日發布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
“實質性進展”這5個字的出現,也讓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氣。這意味著自4月初特朗普政府悍然挑起這輪關稅戰以來,中美首次在關稅問題上對外釋放了緩和的信號。比中國代表團早三個小時,結束會談的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也對記者表示:“我很高興地報告,我們在美中重要的貿易談判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則補充道:“正如國務卿所指出的,這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兩天。”這反映出分歧或許并沒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大。
特朗普(資料圖)
客觀來講,這一結果其實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在中美正式坐上談判桌之前,外界的普遍預期,其實都將中美這次會談當成一次立場闡述性的會談,認為很難談出實際性成果。但結果卻剛好相反。那么中美第一次坐上談判桌,為何能夠談得這么好呢?其中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中美互相都有跟對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心思,是此次中美能夠達成重要共識不可或缺的基礎。第二、美國堅持不住了是關鍵。此次中美會談能夠達成重要共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因為特朗普政府愿意“服軟”。
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環比下降0.3%,國內商務環境承壓明顯,企業招聘趨緩甚至裁員現象增多,貿易逆差和通脹壓力持續。正因為如此,美方目前格外需要中方發出的穩定信號——這也是此次會談被視為“出乎預期”的關鍵。對中國而言,即使面對關稅戰、貿易戰帶來的巨大壓力,經濟基本面卻展現出了顯著韌性。與美方長期對峙態勢下,不僅未被貿易摩擦所沖垮,反而在全球產業鏈占據核心地位。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資料圖)
那么這一次算是特朗普服軟了嗎?其實也不完全是,美國是認慫了,也作出了一定的讓步,但是并未直接投降。而我們算是暫時贏了這一把,把特朗普上臺后對華增加的關稅給取消了,同時在其他方面跟美國進行了相互的妥協,中美可謂是暫時“各取所需”,各自緩了一口氣。而接下來特朗普的主要加關稅目標,將會轉移到其他經濟體方面。對我們中國來說,想一把“擊垮”美國不太現實,我們需要的是“溫水煮青蛙”。
但毋庸置疑,這一場為期兩天,累計超過16個小時的閉門磋商,是繼特朗普四月初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145%關稅以來,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接觸。可以說,全球人民都高度關注著這一次會談的結果,以及中美雙方的表態,雖然有人說,坦誠交流等于吵得不可開交,達成重要共識等于沒有簽下任何協議,因此不要提前開香檳,但是情況其實遠比想象中樂觀的多。
中美貿易(資料圖)
在這次交談中,中美雙方達成了實質性的共同進步建議。中美之間的加征關稅也隨著談判結束降低了超100%。這無論是對中國來說,還是對美國來說,都是質的轉變。這次交談的成功,也是中美關系向前走進的第一步。在世界共同發展面前,國與國之間互利共贏才是長久之計。互相攻擊不但不僅會導致關系緊張,也會兩敗俱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