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鑒于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于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美方代表格里爾(資料圖)
中方發布會用 “坦誠、深入、建設性” 定調會談,透露兩個關鍵信息:一是雙方同意建立常態化經貿磋商機制,意味著關稅戰不再是 “打打停停” 的游擊戰,而是轉入制度化談判軌道;二是美方首次用 “中國合作伙伴” 稱呼我方,取代此前的 “競爭對手” 標簽,貿易代表格里爾甚至坦言 “中方是強硬且勤勉的談判對手”,這種措辭轉變,暗含美國對中國談判地位的重新認可。日內瓦會談是中美關系的 “破冰之旅”,但絕非終點。
談判前,特朗普給財政部長貝森特透出老底,對華可以下調至80%,你可以去談,也可以自己作出決定。特朗普在后來的社交媒體上說,中美經濟戰中,對中國下調至80%,看起來是合適的,這些交給貝森特決定。這一點說明,關稅大戰,特朗普已經等不急了,如果還繼續下去,可能快要他的“老命”了!這說明特朗普已經非常著急了,意思是,主動放下身段,讓中方作出明確的讓步,甚至是承諾,為接下來的談判做鋪墊。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處理不好,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這里面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民生需求,還有各領域的產業供應鏈,一旦幾十年來的供求環節被打亂,影響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而是全世界。5月10日,在全球矚目下中美兩國在日內瓦舉行了“經貿高層會談”,經過16個小時的閉門磋商,終于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美國民眾(資料圖)
關稅增加了進口商品的成本,許多美國企業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尤其是對于依賴進口的商品。物價上漲使得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上升,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更為顯著。在這種情緒下,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支持率一路下跌。4 月 29 日,路透社益普索民調顯示,特朗普的總體支持率為 42%,民眾對其經濟處理方式的支持率降至 36%,反對率升至 56%,成為 70 年來就職百日民調最低的美國總統。
2025年5月11日,瑞士日內瓦,中美聯合聲明落筆,美方代表格里爾說出那句話:“with our Chinese partners”。這幾個詞,驚到了在場的所有外媒。之前叫“對手”“挑戰者”“全球威脅”,今天突然變成“合作伙伴”。為什么改口?什么變了?看似只是幾句話的修飾,背后是一連串大動作:關稅、港口、稀土、美債,全擺上桌面。壓力夠足,立場就變。風向不是自然轉的,是中國推動轉的。
特朗普(資料圖)
如今,美國主動暫停執行關鍵部分,相當于為談判設立了一個“緩沖窗口”,雙方得以回歸談判桌繼續溝通。除此之外,美國表示將保留先前加征的10%“基礎關稅”,但不再追加更高的懲罰性稅率,也就是說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原本預期的34%壓縮為10%。雖然沒有完全取消關稅,但在此前的談判中,特朗普政府曾一再強調“不會為談判讓出任何稅率空間”,如今不僅暫停24%,還放棄進一步上調,這就已經是做出最大妥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