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如戰場”的集體共識之下,體育比賽,尤其是極限耐力賽,因為高強度、挑戰性以及極端條件下可檢閱與塑造領導力,便成為了商學院MBA、EMBA們前赴后繼的“戰場”。
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后,商學院比賽在中國不僅走出小圈子,進入大眾視線,而且賽事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以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商學院戈壁越野挑戰賽為例,除了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那些名字,如今又多了一項新的賽事——“Gobi to West商學院戈壁友誼賽”。
盡管類似的賽事已經多到讓人應接不暇,也盡管去年年底才發布賽事品牌,但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在今年五一期間舉辦的第一屆賽事還是吸引了46家商學院、接近800名選手參與。客觀來說,這樣的數據對一項新的賽事而言,應該稱得上亮眼。在這個五一,懶熊體育也來到酒泉瓜州,想看看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到底會有哪些不同和挑戰。
對勝利與錦標的追逐,是人的天性,也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力,但人類是命運共同體,與努力爭勝同樣重要的,是彼此間的團結合作。畢竟,獨行快,眾行遠。商學院戈壁友誼賽之所以能有這般開局,與其同時強調公平競爭、友好合作的主張密不可分。而這樣的價值取向,恰恰也正是當今的企業家群體、商業世界乃至時代所看重與呼喚的。
公平競爭與友好合作,一以貫之
新發起的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在價值理念、賽事性質、定位上,與其他商學院比賽形成明顯差異化。
首先,賽事秉持“非營利、共創、ESG、融合、公平競技”的理念。這并非漂亮的口號,而是形成于治理機制和運營架構之中。
在治理與決策方面,來自不同商學院的66位代表組成商學院戈壁運動委員會,并從中選出11人,組成執委會,對賽事的重大事務進行投票表決。11位執委席位中,中歐商學院作為賽事發起方,占據3席,包括清華、上海交大、復旦、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內的8所商學院各占據1席。
在賽事運行架構上,賽事執行(不含招商)交由第三方專業的越野跑運營公司負責,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第一屆賽事的運營商公司是上海穹景體育公司,后者運營著寧海越野挑戰賽by UTMB等著名的越野賽。這樣的架構,讓競賽判罰更獨立。比賽期間,商學院戈壁友誼賽賽事總監、穹景體育總經理薛乾曜在現場與懶熊體育對話時,舉了一個例子。頭一天,組委會接到了一個投訴。針對投訴,他與糾紛委員會主席、總裁判長討論,達成一致的結果后便直接與對應的院校溝通。糾紛委員會主席并不來自中歐,整個判罰過程也不經過執委會。
其次,商學院戈壁友誼賽是非營利賽事,這代表著賽事不是強商業驅動。首屆賽事的啟動除了vivo、輕功等贊助商的支持之外,還離不開校友捐贈。但薛乾曜表示,因為這樣的出發點,賽事不會為過度追求商業利益,而去違背公平、公正原則。
商學院戈壁友誼賽還著重將自身定位為ESG賽事。這意味著,賽事對各個利益相關方友好。
比如對環境友好,組委會在比賽開始前就給每一位選手發放一套環保餐具,讓選手意識到一舉一動要讓生態環境可持續。期間,選手們也的確十分注意環保,很多人都有在途中順手撿垃圾的行為留下。
再比如對區域經濟發展友好。薛乾曜向懶熊體育透露,賽事要求供應商的物資(特別農牧產品)全部采購自比賽地瓜州當地。這樣做的好處不僅能夠惠及當地經濟,還能為選手們創造體驗當地特產的機會。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西北以羊肉聞名,而經過瓜州當地供應商的餐飲服務,選手們吃上了優質的羊肉。此外,組委會也在瓜州當地注冊了公司。
▲ESG獎是最大的獎。獎杯是一座代表著E、S、G的三向共生螺旋塔。
公平競賽、友好合作,更是ESG的題中之義。
在賽事組別設計上,商學院戈壁友誼賽最大的亮點是首創院校混編賽制,促進交融與合作。賽事總共有4個組別:接力組、競速組、毅行組和探索組。其中,毅行組可采用單一院校或院校混編兩種方式組隊,不強調競速。接力組可以采用聯合組形式,讓不同院校不同學籍的學員,通過跨院校組隊或跨學籍組隊,也可同時跨院校和學籍組隊。院校混編賽制意在鼓勵更多選手參與,并促進不同院校間的融合與交流。
在此基礎上,接力組采用團隊雙人接力賽模式:每棒須同性別2人同行完成,并且取2名選手中后一名完賽的成績作為該棒次成績。這就使得參加接力賽的兩人必須共同前進,任何一個人單獨跑得快都沒用,這樣的設計是在鼓勵兩人默契協作,彼此不拋棄、不放棄。
▲接力組,每一棒由2人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個人跑得快沒用,得共同前進。
與此同時,參賽費更親民,也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其中探索組屬于體驗性質,只參加第一天的體驗日比賽,全程29.5公里。不計排名,參賽費為4800元人民幣/人。另外三個組需要參加全程121公里的比賽,參賽費為8800元人民幣/人。
此外,為了讓合作交流的和諧氛圍更加濃烈,賽事還首創《戈壁大講堂》,邀請高校教授在比賽日的晚間設壇開講,鼓勵思想交流。
上述舉措,讓選手們更能在彼此之間放下緊繃的戒備,令整個賽事保有友好和諧的氛圍。這一點在懶熊體育對話的中歐、南大、復旦管院等不同院校的參賽選手中都得到了一致認可。“到了終點的話,大家基本上都是攜手共同去沖線,整個賽道這種向上向陽向善的力量感是很強的。”在地產公司擔任高管的中歐2021級EMBA 裴加錢對懶熊體育指出。
“比賽中,南大跑在前列的選手與中歐、復旦的選手齊頭并進,彼此之間互相加油鼓勵。”跑了10年馬拉松、參加過多屆戈壁越野挑戰賽的南京大學商學院EMBA顧奚斌也有同樣的反饋。
但友好和諧,并不意味著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就輕視對選手們沖擊優異競賽成績的保障——這畢竟還是體育比賽,就必然面臨競爭與名次,因此為選手們創造公平競賽的環境至關重要。
為此這項賽事制定了更精細的競賽規則,以規避鉆空子行為的發生。比如不允許非比賽人員去補給站或者去賽道,避免非比賽人員對參賽選手提供額外的支持。再比如不提倡參賽隊伍提前到戈壁探路或者進行選手選拔。
更重要的是,賽事在賽道的每100米就設置一面旗幟,讓賽道更規范、路線更明晰。選手如果不按照路標標記的路線跑或者抄近路都屬于違規。這些路標不僅較其他賽事更密集,而且尺寸更大、更顯眼、十分穩固,確保選手們不會迷路或者繞道。薛乾曜表示,這是考慮到戈壁地區天氣變化多端,尤其是風沙天氣多,以及并非所有選手都會用手表進行自導航而做出的決定。雖然作為賽事執行方,他們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賽事的服務費用,而這樣做會導致他們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但從整個比賽過程看,他認為還是值得的。尤其是5月2日白天和3日晚間,瓜州刮起了沙塵暴。但當選手們穿越漫天黃沙,看到每一百米就有一個旗幟時,心里就會感到十分踏實。
▲比賽期間一度遭遇沙塵暴。盡管黃沙漫天,近乎遮天蔽日,但難阻選手們前進。
這一點,也得到復旦商學院EMBA2023級8班學員高凱的佐證。3號傍晚到4日凌晨,瓜州、敦煌一帶刮起嚴重沙塵暴。當時敦煌市區能見度不過20米左右。因為沙塵暴,玉門關遺址、鳴沙山月牙泉等景區以及瓜州到敦煌的高速被迫關閉,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被迫對3號購票的全部游客進行退票,此事也登上了媒體頭條。4日上午位于白墩子的比賽終點處也刮著大風,但各方面井然有序。高凱對懶熊體育指出,“五一氣候多變,組委會的應變還是不錯的。昨天(3號)那么大的沙塵暴,當地人都說難得一見,但早上起來一看,整個旗幟還是豎立起來,而且路標都非常明顯。”
除此之外,賽事的后勤保障也秉持著讓參賽選手與隊伍專注于比賽,力爭取得更好成績,而不用分心、分神的原則。相比于其他賽事,商學院戈壁友誼賽會根據天氣增加補給點。此次比賽期間,天氣炎熱干燥,賽事就特意增加了多個補給點。據顧奚斌目測,每六七公里就有一個補水點。
還有,不同于以往的戈壁挑戰賽需要參賽隊伍自己搭建小帳篷,賽事方為所有院校單獨搭建了大帳篷。這不僅讓在氣候多變的戈壁上參賽的選手更加安全、參賽體驗更舒適,而且也是在鼓勵不同院校間交流。
“第一,吃得好,羊肉湯鮮美,第二,睡得好,只需把駝包放到自己的地毯上,早上起來到洗漱、熱身比以前更輕松,這都能節省很多時間。昨晚(3號)風沙那么大,但有大帳篷,睡得卻很香。這次比賽氛圍友好,南大跟新國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帳篷緊挨著,兩個院校互相贈送禮物、分享食物。我們這次只組了一個全男生隊伍,接下來可以組一個男女的接力隊再體驗一下。”顧奚斌對懶熊體育總結道。
由此可見,公平競爭、友好合作不僅僅是商學院戈壁友誼賽提出的美好理念、自我定位,而是在規則制度、執行細節上一以貫之的原則與付諸實踐的行動。
商業貴在利他,商學院賽需平衡競合
商學院作為專門培養商業管理人才的教育機構,主要教授商業經營管理課程。而商業源于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交換行為,其最核心之處在于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意味著商業長青的基石是利他。
這并非紙上談兵或者灌輸雞湯,而是古今中外在商業上取得大成的商業巨子們的一致觀點。
例如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曾表示,“利己則生,利他則久。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利他是一種高級的‘利己’。”
再比如,以中華百年老字號“瑞蚨祥”創始人孟洛川為原型的商戰電視劇《一代大商孟洛川》中,也有一句話臺詞:“于己有利而于人無利者,小商也;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大商也。”
既然商學院將體育比賽視為對商業世界的模擬,那么這些比賽自然也應遵循商業的利他原則——在公平競爭中突破成績,在友好合作中結交友誼。全球最負盛名的商學院比賽之一HEC MBA Tournament(簡稱HEC MBAT)正是這樣堅持的。
有著“MBA奧林匹克”之稱的HEC MBAT,自1991年由巴黎高等商學院(HEC)發起以來,迄今已經舉辦了34屆,并且早已發展為歐洲規模最大的MBA聚會。
▲2025年5月期間,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第五次問鼎HEC MBAT冠軍。
在官網上,這項賽事這樣介紹自己:HEC MBA為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與世界頂尖的MBA候選人建立和促進關系的獨特機會。
過去這些年,國內的商學院比賽發展迅猛,但在此過程中也開始暴露一些新的問題。由于商業化的定位與驅動模式,在運營上受規模所累,在服務上心有余力不足,一方面讓一些賽事無法經受長期考驗被市場逐漸淘汰,另一方面持續下來的賽事也在生存挑戰前遇到兩難選擇,部分參賽隊伍或選手一味追求成績的突破,容易使賽事慢慢遠離公平、友誼的初心,最終出現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沖突。
如今,商學院戈壁友誼賽也是對這種現狀的一種回應,它更強調將公平競賽與友好合作置于天平的兩端,并通過從賽事頂層設計到運營執行上盡力維護天平的平衡。
“今年這個比賽給我感覺是不一樣的。各個商學院的都很很珍惜互相之間的友誼,在一起都相互鼓勵、相互打氣。我想這個是目前商學院真正所需要的,也是我們目前中國企業家精神所需要的。”在比賽現場,參加過多屆其他戈壁越野賽、今年退居幕后擔任服務角色的中歐EMBA、南京碩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華就對懶熊體育這樣說道。
“協作很重要,這次比賽有意在突出友誼第一的觀點,這很重要。創業也是這樣,跟合作伙伴、供應商、客戶之間,友誼第一價值觀很重要。因為商業首先是利他。先是我們能為客戶帶來什么價值,才能再去考慮自己的公司怎么融合進來得到發展。”顧奚斌說。他曾經從事了15年的IT工作,后因為熱愛跑步,投身體育事業,并在去年成立體育公司。
向善的初心,如何可持續?
盡管第一屆賽事舉辦在參賽院校、選手當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與反饋,但這項賽事的依舊存在需要審慎對待的課題:接下來,賽事如何自始至終都秉持“非營利、共創、ESG、融合、公平競技”的發展理念,讓賽事向善的初心變得可持續?
▲身穿橘紅色衣服者,是賽事總監薛乾曜。
作為賽事總監,薛乾曜表示,如果讓他提建議的話,他會著重強調2點:
一、繼續強化毅行組的組隊融合玩法,淡化競速的屬性,這樣的話,可以讓賽事和諧友好的氛圍持續下去,讓不同院校之間的友誼持續下去。
二、在每天的營地或其他方面,強化各院校的交流融合,包括每天晚上組織各種分享交流活動等等。目前有戈壁大講堂,后續還可以開展更多交流的活動。
今年畢竟是第一屆賽事,中歐參與程度高倒是不意外,隨著口碑的傳播、影響力的擴大,這項賽事也有望吸引更多不同院校參與進來,從而讓參賽院校之間的比例變得更加平衡。
結語
這幾年,國際局勢劇變,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的理念正在遭到單邊主義與貿易壁壘的阻攔,戰后形成的世界經濟格局受到嚴峻挑戰。受此影響,各國經濟增長承壓,全球企業發展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家是推動社會發展與變革的核心力量,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對這個群體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求企業家在努力拼搏、全力爭勝的同時,更注重加強彼此之間的友好合作。唯有這樣,才能最終攜手共贏。畢竟,百花齊放,才會春滿園。
企業家匯聚的商學院比賽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后,也同樣來到了需要重新審視競爭與合作關系的十字路口。而中歐發起的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在賽事定位、價值取向、賽制等方面堅持公平競賽與友好合作,率先順應了這樣的時代情緒的轉換,能夠在第一屆比賽中取得開門紅也離不開大環境的助推。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取得開門紅,也有望啟發更多賽事走上共創、注重競合平衡的道路之中,畢竟賽事競爭越良性、各方面越越均衡,生命力也就更旺盛。
未來同理,商學院戈壁友誼賽將迎來怎樣的發展,能否持續地得到更多商學院們的追隨,就看賽事是否能夠持之以恒地保持今天的初心,順應社會、商業、時代的需要了。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