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白枇杷采收季,白枇杷長勢喜人,一些種植基地通過套袋防護、提前采摘及預售模式鎖定客戶,實現品質與民生效益雙穩。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在巨嶼鎮正塆村的100余畝的白枇杷基地里,工人們正穿梭于青翠的樹冠間將紙袋摘下。另一邊,分揀工人則將剛采摘的枇杷按大小分級,裝入禮盒。
基地負責人羅文周坦言,今年產量不算多,大概有三四萬斤,雖產量有波動,但品質必須保證。作為當地最早一批種植白枇杷的農戶,他深知“寧海白”“軟條老白沙”等白枇杷品種的“嬌貴”:糖分高、果皮薄,若不套袋防護,鳥啄與裂果損耗較高。為此,在約1個月的套袋期,基地投入20-30名工人專職套袋。因去年極端天氣導致枇杷“絕收”,今年訂購客戶明顯增加,羅文周決定將采摘期提前到5月1日,采摘期持續至5月下旬。
文成縣文周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文周告訴記者:“往年是五月十號到二十七八號左右采摘,采摘期半個月左右。因為去年沒有吃到白枇杷,所以今年訂購的客戶比較多。雖然是提前采摘,但是品質一定要把控好?!?/p>
目前正值白枇杷的銷售旺季,在銷售模式上,羅文周依托訂單實現精準采摘分裝。本地客戶以5斤裝禮盒為主,定價20元/斤,適合自提或當日運輸送達;江浙滬快遞客戶則可以選擇30元/斤的精裝版,以應對運輸挑戰。
據了解,基地按年交付流轉過來的土地租金給到正塆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此外,在每年枇杷套袋期和采摘期還需要大量工人,基地就近招工,最高峰每天需將近30人,讓附近農閑在家的村民也能多一份收入。采摘工人李女士說,趁著白枇杷要上市了,過來賺點零花錢也不錯。
據悉,除了銷售新鮮水果,做響當地“石坦頭”枇杷品牌,基地還大力開發多種水果制品,如枇杷酒、枇杷膏等。
本文來源:文成新聞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