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我們種的這個品種口感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在村里的幫助下我一共建了10多個大棚,每年的西瓜產量能達到每畝1萬斤……”近日,界首市顧集鎮小良村種植戶王強強介紹說。
近年來,顧集鎮積極踐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發展理念,堅持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實現大棚經濟效益最大化,鼓起群眾的“錢袋子”,為鄉村振興賦能。
小良村充分發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優勢作用,結合市場需求,引導農戶從傳統種植轉向發展“棚膜經濟”。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方式,整合零散土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增加村民收入,讓“果籃子”“菜籃子”真正成為百姓致富的“錢袋子”。
大棚經濟不僅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產業,更為群眾帶來就業崗位,拓寬群眾致富道路?!拔覀兌际亲≡谥苓叺娜罕姡F在每天都來務工,一天100塊錢左右,不光能得到土地流轉的錢,還能在家門口增加額外務工收入,賺錢的同時還能兼顧家里?!毙×即宕迕褓Z軍笑著說道。
“大棚經濟”鼓起群眾“錢袋子”。陳曉浩供圖
“我家去年種了兩畝土豆,收入比種植其他的作物都劃算,所以今年又種了10畝,畝產能達到3500公斤左右,市場價能賣到一塊多錢一斤……”劉湖村的土豆種植戶程新良一邊忙著給土豆澆水,一邊興奮地說道,話里話外洋溢著喜悅。
據了解,當前土豆的銷售形勢穩定,收入還是很可觀的。程新良說,他們的土豆種植模式是訂單式,每隔20天左右,蔬菜批發商就來拉一次,銷路不用擔心。
同樣,胡灣村的草莓采摘大棚里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濃郁的草莓香氣撲鼻而來,鮮紅飽滿的草莓點綴在綠葉間。不少游客帶著家人朋友前來體驗采摘的樂趣,盡情享受田園風光。為滿足市場需求,種植戶不斷優化種植品種,注重草莓的生長環境和營養供應,采用生態種植模式,不使用激素和農藥,讓游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如今,在顧集鎮,一座座高標準大棚孕育著財富與希望,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陳曉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