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俄烏雙方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直接談判,這場被埃爾多安稱為“歷史性轉折點”的會晤,卻因澤連斯基“非普京不談”的強硬表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介入以及歐洲的復雜立場,蒙上一層迷霧。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月11日提出無條件重啟談判,強調需首先解決沖突根源,包括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承認俄對烏東四州的主權等核心訴求。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堅持要求俄羅斯從5月12日起實施全面停火,作為談判的前提條件,并宣稱“非普京不談”。
美國與歐洲的立場分裂進一步復雜化局勢。法國總統馬克龍聯合德、英、波等國施壓俄羅斯接受
30天停火
,但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公開支持普京的談判提議,暗示烏克蘭“不應被盟友綁架”。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此輪談判中展現出獨特的調解者角色。通過同時與普京、澤連斯基及馬克龍通話,埃爾多安成功將伊斯坦布爾塑造為“中立平臺”。
但土耳其的平衡術面臨極限考驗。俄方要求土方承諾不向烏軍提供衛星情報,而美國則施壓埃爾多安限制俄軍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若談判破裂,土耳其可能成為雙方指責的“替罪羊”。
盡管俄烏雙方談判重啟,但雙方在關鍵議題上的立場仍如平行線,主要涉及以下3點:
1、
領土主權
:俄方要求烏憲法承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州“入俄”結果,而烏方堅持恢復1991年邊界;
2、
安全保障
:普京提出由中、印、土三國擔保烏克蘭中立地位,但澤連斯基要求北約成員國直接駐軍;
3、
戰爭責任
:俄方要求烏克蘭放棄對俄領導人的國際訴訟,烏方則堅持設立戰爭罪特別法庭。
烏克蘭還想恢復到1991年的俄烏雙方邊界,這顯然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結合當前的整體形勢來看,俄羅斯牢牢掌控戰場主動權,而烏克蘭則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因為美國那邊已經從烏克蘭拿到了礦產資源,對烏克蘭的援助也大幅縮水,現在美國急于想修復與俄羅斯的關系,盧比奧此番前來,就是希望烏克蘭能與俄羅斯盡快實現真正的停火。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指出,當前談判的實質是“以打促談”的升級版,雙方試圖在夏季戰役窗口期前爭取外交主動權。但若普京與澤連斯基最終未現身伊斯坦布爾,象征意義大于實質的接觸恐難扭轉沖突長期化的趨勢。
這里還有一個關鍵性信息值得一說,那就是關于歐盟對這場俄烏談判的態度。據路透社5月13日報道,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丹·約恩森13日稱,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潛在和平協議達成后,歐盟不打算恢復從俄羅斯進口能源。
由此可見,歐盟內心是極度不愿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真正的停火!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那就是歐盟在這場俄烏沖突中也付出了太多,結果卻什么戰果都沒有撈到,內心難免不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