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式理論培養出來的孩子,絕不只是秩序感更強,專注力更好,數學思維更強大那些外化出來的優勢,在孩子們日常反復練習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聚集起內心的力量,最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完成什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發展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更深一層的優勢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學會更好地和自己相處,更好的傾聽自己的心聲,也能更從容理性的去看待外部的世界。
很多家長對于“蒙氏幼小銜接”這個話題非常非常的重視,今天就為大家邀請到中國蒙臺梭利國際教育協會專家羅斌博士,共同探討蒙氏教育在幼小銜接階段的獨特價值。
問:6月1日起我國首部《學前教育法》正式實施,強調“科學保教”“防止小學化傾向”,這與蒙臺梭利理念高度契合。羅博士對此有什么看法?
羅斌:謝謝主持人!也祝賀《學前教育法》的頒布,這標志著我國學前教育邁向更科學、更尊重兒童發展規律的新階段。 蒙臺梭利幼小銜接的核心特點——與《學前教育法》同頻共振。
問:新法明確要求“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課程內容”,而蒙臺梭利教育歷來反對超前學習,能否具體談談你們的實踐方式?
羅斌:蒙臺梭利的幼小銜接始終遵循“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與新法精神完全一致,主要體現在社會性銜接的混齡優勢。
蒙氏教室中3-6歲兒童共同學習,大孩子自發幫助年幼者,這種經驗讓孩子進入小學后更擅長合作,減少“一年級社交恐懼”。 在中國蒙臺梭利國際教育協會旗艦幼兒園——龍翔幼兒園,我們見證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實踐。孩子們將蒙氏教育的精髓從教室延伸至廣闊的大自然,在這片天然的課堂里,上演著最動人的成長故事。
自立自主的管理能力培養,在我們蒙氏教室的餐區,您會看到這樣的場景:5歲的孩子手持不銹鋼餐勺,專注地為自己盛飯舀湯。這不是簡單的用餐環節——動作發展:每份餐食精確到克的自主取用,鍛煉手部控制力(未來書寫基礎),數學啟蒙:"半勺米飯+兩勺蔬菜"的自主配餐,是分數概念的活教材,責任意識:按需取餐、光盤行動,培養對食物的敬畏之心。喂兔子與澆水的社會化課程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喂養日志培養觀察記錄能力(與小學科學課銜接),情緒管理:通過照顧脆弱生命體發展耐心與同理心,生態觀啟蒙:水壺上的節水刻度,讓孩子理解資源有限性。
在陽光與微風的見證下,大班的哥哥姐姐們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引導者的角色,這種混齡互動不僅培養了大孩子的責任感和領導力,更讓他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年幼的孩子們則沐浴在溫暖的關愛中,他們仰慕的眼神里閃爍著對成長的期待。這種被呵護的體驗,將化作愛的種子深植心田,待到來日生根發芽,繼續傳遞這份美好。
特別可貴的是,作為榜樣的大孩子們會因此更加自律,在示范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管理能力。在這里,教育不是刻板的教導,而是生命的相互滋養和共同成長。
蒙氏教育的幼小銜接,從來不是突擊訓練拼音算數,而是讓孩子在"打餐勺的平衡間"、"澆水壺的刻度里"、"混齡家庭的互助中",自然生長出適應未來的核心素養。我們相信,當孩子能照顧好自己與環境,便擁有了探索世界的通行證。孩子從選擇“工作”到整理教具,全程自我負責,這與新法強調的“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完全契合。
相關鏈接
個舊市龍翔幼兒園是青之藍教育集團旗下第11所幼兒園。龍翔幼兒園集早教、托育、幼兒園、培訓一體化,實行全球領先的蒙臺梭利教學模式。園所建筑面積3500余平方米,設施設備均按照云南省一級示范幼兒園打造, 現設11個教學班,9個功能區,1800平方米戶外活動場地,可容納380名幼兒,為每一個在園的小朋友提供一個溫馨雅致、健康開放的教育環境,培養具 有“中國心·世界眼”的新時代兒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