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回高興得過早了。5月13日剛落地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就親自到機場迎接,雙方在皇家宮廷里談笑風生。不到24小時,特朗普就拿到了1420億美元軍售協議,穆罕默德甚至承諾追加對美投資到1萬億美元。
這筆錢對特朗普來說太重要了。2025年美國有9.2萬億美元國債到期,相當于每天要還25億美元。更要命的是,美聯儲硬扛著不肯降息,36.2萬億美元的債務總額已經壓得美國財政喘不過氣。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此時,沙特的投資承諾既能緩解債務壓力,又能讓特朗普在中期選舉前吹噓“創造就業”。美國媒體也很配合地調轉槍口,從批評“關稅戰失敗”轉為稱贊“經濟外交勝利”。
看起來,好像是特朗普再次帶領美國向著“重新偉大”更進了一步。而實際的情況卻并非如此。明眼人都知道,沙特的錢沒那么好拿。數十年來,沙特一直保持國內收入大于支出的局面,這讓沙特擁有巨額盈余,可用于海外投資。
但如今,多項高昂的國內支出和不斷下跌的油價逆轉了這一局面。沙特的多項計劃耗資巨大,一旦完成會讓沙特面臨龐大的赤字,這使得穆罕默德非常謹慎看待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因此,沙特花大價錢買武器不是為了打仗,而是買美國的保護承諾,然而,這種“花錢買平安”的邏輯,在稀土困局面前顯得格外脆弱。
外媒普遍認為,此次中美貿易談判中,特朗普之所以同意降低對華關稅,目的就是“換取中方放松對稀土出口的管制”。而現實卻給予這種妄念一記重拳。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發布之后,中方就在兩廣、貴川等地召開了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部署會,會議明確要求“稀土必須攥在自己手里”。實際行動告訴外界,中方對稀土管控這塊,不僅沒有放松,而且還收緊了。
特朗普
如何及時交付沙特的千億軍購訂單,成為困擾特朗普的難題。因為稀土對美國軍工的重要性遠超想象。每架F-35戰斗機需要408公斤稀土材料,從發動機渦輪葉片到雷達系統都離不開它。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全球稀土開采量的60%來自中國,而美國本土稀土礦從開采到提煉,至少需要5年時間。更尷尬的是,美國稀土分離技術的關鍵專利,有相當一部分握在中方企業手里。
五角大樓曾試圖用澳大利亞稀土礦替代,但發現即便開采出來,也得運到中國加工才能用。更要命的是,中方對鎵、鍺等關鍵材料的管制,直接威脅到F-35下一代雷達的升級計劃,目前,全球只有中國能穩定供應。
現在的問題來了:如果中方不放松稀土管制,美國軍工企業拿什么給沙特造F-35?如果造不出來,沙特會不會要求退款?如果沙特要退款,特朗普承諾的6000億美元投資會不會打水漂?更不用說,卡塔爾和阿聯酋還在后面等著特朗普。這兩個國家的軍購訂單里,同樣少不了稀土元素。
這場“甜蜜外交”正在演變成“連鎖反應”。白宮經濟顧問私下承認,如果稀土供應中斷,美國可能面臨兩難選擇:要么撕毀對沙特的軍售協議,要么偷偷從中國進口稀土。可前者會動搖中東盟友信心,后者會被民主黨扣上“出賣國家安全”的帽子。至于特朗普收受卡塔爾747專機的丑聞,相比之下簡直成了“小意思”。
中方的立場很明確:稀土不是談判籌碼,而是戰略資源。當美國還在為關稅數字斤斤計較時,中國已經在稀土產業鏈的關鍵節點筑起高墻。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或許能暫時緩解債務壓力,但在稀土這場無聲的戰爭中,他的商人思維終究敵不過中國的長期戰略。未來的歷史或許會證明,2025年5月的利雅得協議,不過是美國霸權黃昏中的最后一筆“賒賬”。
#美國與沙特簽署1420億美元軍售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