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利津縣陳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舞臺上,由村民自編自演的小品《十萬元》贏得了村民群眾的滿堂喝彩。臺上,一對中年夫妻用傳統呂劇精彩演繹“新風尚”婚俗,展現出群眾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惡俗婚鬧等陳規陋習的態度,戲劇演員用樸實的語言、接地氣的內容、生動真摯的表演,引發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今天看的這個戲對我們觸動很大,高額彩禮是陋習,要摒棄,這樣的表演很有教育意義,老百姓很喜歡看,也讓我們明白了婚俗改革的必要性。”村民張女士表示。這些鄉土氣息濃郁、接地氣的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推動利津縣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載體。一直以來,為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推進婚俗變革,利津縣聚焦“婚戀”“婚俗”“婚慶”三個重點,促進婚戀傳統融入生態美學,將婚俗教育融入家風建設,規范婚慶市場經營秩序,不斷吸引年輕人舉辦簡約浪漫的時尚婚禮,營造良好的婚俗氛圍。
推進“婚戀+文化”轉型,婚姻登記機關延伸。創新打造“黃河之戀”戶外婚姻登記巡回點,以黃河灘區的浪漫?獨特為背景,將婚姻登記過程與黃河文化、東津渡紅色文化深度融合。為打破傳統婚姻登記場所的局限,巡回點內創設喜事新辦簡辦“表白站”、婚俗文化展示區和優秀傳統文化、家教家風家訓展示區,為新人提供優美、溫馨的登記環境。自“黃河之戀”戶外巡回登記點打造以來,已接待婚姻登記新人300余對,開展婚戀輔導6場,舉行“520——黃河利證·緣定津里”“七夕——為愛而來·與七夕相遇”“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活動等大型綜合婚戀活動6場,發放婚俗宣傳單頁2000余份,服務群眾近1000人次,讓新人在優美氛圍中共筑海誓山盟。
傳承“婚俗+文明”家風,文明婚俗服務延伸。定期邀請法律專家、模范夫妻、情感專家等為新人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每年度舉辦12期;與司法、婦聯等部門展開聯動,為婚姻當事人宣講婚姻法律法規、宣傳優秀婚俗文化、解答面臨的情感困惑20余場,幫助新人樹立積極健康的婚姻價值觀。通過特邀文明家庭夫妻頒證、書法家手寫婚書、利津地名打卡、慈善活動捐助、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等方式,結合“為金婚、鉆石婚老人補領結婚證”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深化婚俗理念傳播,進一步推動文明婚俗融入社會肌理。發揮紅白理事會“紅事幫辦”作用,結合“跨村聯建”活動,吸納全縣312名網格員,勸導群眾抵制高額彩禮、反對鋪張浪費,開展線下移風易俗政策和文明理念專題宣講24場。
推動“婚慶+文旅”融合,婚旅產業體驗延伸。執法部門對婚慶服務經營者誘導高額消費、拆分服務項目收費、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不定期排查,積極維護婚慶服務市場秩序。探索“婚姻慶典+特色旅游”模式,在黃河景區特色地段設立婚慶基地,吸引新人前往觀光游覽,實現婚姻慶典與特色旅游相融合,為縣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打造婚嫁“甜蜜經濟”,東津渡作為2023年全省首批“最美愛情打卡地”之一,以景區為媒介,融合了自然景點、地標建筑、民俗商圈、美麗鄉村等元素,為新人提供簡約宴請、蜜月旅游等“一條龍”服務,持續激發婚戀旅游市場新活力,打造“甜蜜經濟”利津樣本。(大眾新聞記者 楊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