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5月14日,省衛生健康委第10場“魯醫健康說”健康知識發布會在濟南召開,本次發布的主題是碘缺乏病防治知識。今年5月15日是第32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題是“持續科學補碘,推動健康發展”。本次發布會主要介紹碘缺乏病防治和科學補碘有關健康知識,引導社會公眾增強科學補碘意識。
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蔣雯在發布會上介紹,在充分考慮碘缺乏地區居民每日膳食碘攝入量、食用鹽碘含量和食鹽攝入量的情況下,普遍食鹽加碘在碘缺乏地區不會引起人群碘攝入過量。山東省每年都對全省所有縣(市、區)開展碘營養監測。監測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省人群碘營養水平總體處于碘適宜狀態,不存在碘過量的問題,但部分孕婦存在碘營養不足的情況。
山東省雖然是沿海地區,但大部分地區仍屬于碘缺乏地區,居民通過飲水和食物攝入的碘,不能滿足人體正常碘需要量。另外,不同的海產品含碘量差異非常大,比如,干海帶的含碘量約36240μg/100g,干紫菜約4323μg/100g,但基圍蝦、鲅魚含碘量僅分別約16.1μg/100g、3.5μg/100g,還不如雞蛋(約22.5μg/100g)的含碘量高。所以,即使經常食用海產品,依然需要長期食用加碘鹽。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在多個沿海省份的調查結果,沿海地區居民膳食中的碘84.2%來自于碘鹽,來自于各類食物的碘僅占13.1%(其中海帶、紫菜和海魚共占2.1%),來自于飲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未加碘食鹽,97%以上的居民碘攝入量將會低于國際組織和我國推薦攝入量,發生碘缺乏的風險很大。同時,由于甲狀腺自身具有調節機制,一定時間內的碘攝入過量,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甲狀腺功能紊亂。所以,群眾不必擔心短期的碘攝入過量。
總的來說,雖然山東省是沿海地區,碘缺乏地區的居民,仍需要通過食用碘鹽來滿足碘營養需求。
閃電新聞記者 李淼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