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齊向軍 韓堃 通訊員 李沐佳
2025年5月15日是全國第32個"防治碘缺乏病日" ,今年活動以"持續科學補碘,推動健康發展"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碘營養重要性的認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腫瘤婦科副主任劉秀玲表示,碘作為人體必需的"智力元素",對胎兒腦發育和兒童智力成長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群體更需強化科學補碘意識。而食用碘鹽仍是預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呼吁公眾通過合理膳食實現精準補碘。
劉秀玲介紹說,婦女在懷孕期間缺碘,會導致流產、早產、死產、胎兒先天畸形;兒童在生長過程中一旦缺碘,則嚴重影響智力發育,即使輕微的缺碘,也會成為學習上的低能兒,因此妊娠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碘。
碘缺乏病是已知的導致人類智力損害的最主要原因。成年人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成年人也需要保證充足的碘攝入。
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總量僅為20~50mg。在停止碘攝入的情況下,體內儲備的碘僅夠維持2~3個月。當前仍有部分人群對科學補碘認識不足。部分地區由于土壤和水源中碘含量較低,存在碘缺乏風險,但一些居民因不了解碘缺乏的危害,過度擔憂碘攝入過量,盲目減少碘鹽食用,這無疑增加了碘缺乏病發生的可能性。
目前,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有人怕經常食用碘鹽造成甲狀腺疾病,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
為此,專家呼吁公眾樹立科學補碘觀念。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無碘鹽;而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出汗較多的人群,以及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等特殊群體,除正常食用碘鹽外,還可適當增加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的攝入。同時,要避免因過度追求無碘飲食或不合理的補碘方式,造成碘缺乏或碘過量,引發甲狀腺疾病。(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