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市郫都區的何公路是該區的交通干道之一,也是從郫都通往溫江、都江堰的重要通道。這條路長期車多路窄、機非混行,高峰期要排兩三百米,因而成了郫都區有名的“堵路”。
今年3月,涉及何公路的“微手術”道路改造啟動。45天后,道路全面通車。5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何公路的機動車道從兩車道“變”成三車道,來往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各行其道,暢通又安全。
▲改造后的何公路有三根機動車道
據介紹,改造涉及既有道路擴寬、新建非機動車專用道、新建人行道、既有桿件遷改、既有管線保護等內容。此次何公路的機動車道擴寬了3.8米,三根車道使得通行能力增加。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離,非機動車道擴寬了2.5米,人行道也擴寬了2米。同時,新增的直行待行區、左轉待轉區誘導屏,增加了車輛快速通過的能力。
“何公路是郫都區的主干道,通往溫江、都江堰。過去只有兩根車道,沒有非機動車道。道路的交通流大大超過道路設計。”成都市交通管理局十三分局民警曾洪斌介紹,“改造前,這里堵得很嚴重,高峰期要排隊排到兩三百米開外。改造后,實測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約40%,交通秩序顯著改善。”
“我們主要是利用道路西側的綠化空間,增加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成都市郫都區市政公用設施管護中心主任賴勝名介紹。
▲改造前的何公路,兩根機動車道,機非混合,車輛排行嚴重
▲改造后的何公路有三根機動車道,機非分離,而且擴寬了人行道
4月15日,何公路全面恢復通車,從啟動“微手術”到恢復通車僅用了45天,較原計劃工期壓縮近60%,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以前要等4到5個紅綠燈才能通過,現在最多等一個紅綠燈就能通過。”公交車司機楊師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以前走這條路,十多分鐘甚至二十分鐘都過不了。現在整治后,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分離,各類車輛各行其道。對于機動車來說,現在走起來既通暢又方便。”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報道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